媒体看镇平镇平有个作家群

日前,镇平籍作家李天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山凹》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研讨会。这是对于屡获佳誉的《三山凹》又一次肯定,也是镇平作家群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李天岑长篇小说《三山凹》改革开放以来,镇平涌现出一批在当代文坛比较活跃和深受读者喜欢的国家级作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镇平籍作家从人数到作品质量已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平。柳建伟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原八一制片厂厂长柳建伟,有中国科幻作家领军人物王晋康,有半年销量过万册的畅销书作家寒川子,有台湾“武侠泰斗”之称的卧龙生,还有李天岑、赵金九、李友欣、唐哲、王遂河、马本德等十余位在国内文学界有影响力的作家,同时还有阎英明、孙宗信、张德光、张瑞敏、郭成志、王东照等新生代本土作家。王晋康镇平作家群可谓群星灿烂,佳作众多,呈现出人才辈出、创作丰硕的良好局面,是“南阳作家群”的有力支撑。镇平为什么出作家?这源于镇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镇平历来崇文重教,文脉兴盛,人文荟萃,著名诗人元好问为首任县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此形成,南朝宋宗炳所著《画山水序》,详论山水画之表现手法,系我国早期画论名著,为历代画论家所重视,南朝梁刘之遴有文集50卷、《神录》5卷行于世。因为镇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镇平地处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中央地带,比较适宜人口居住,人多地少造就人们不断通过其他手段谋生,商业兴旺和文化兴盛总是相伴相生,镇平人由于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积累丰富的生活社会经验,更能创作出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得于作家自身的勤奋耕耘、刻苦写作。作家这个职业要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下得了苦功夫。以柳建伟、王晋康、寒川子等为代表的镇平创作群体,以人文理想的崇高精神,用敏锐独特的审美视角、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创作出了一大批思想深遂、品位高雅、风格迥异、意蕴久远的精品佳作。寒川子畅销书《鬼谷子的局》历任县领导都关心支持文化艺术发展。定期组织召开创作交流会,实行以老带新,物质激励等方法,激发文艺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下一步,镇平县委宣传部、文联将定期组织镇平籍作家故乡行采风活动,召开文学研讨会,用老一辈作家的创作精神带动并催生出有才情的中青年作家,力争使镇平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力促把镇平文化、镇平元素融入到作家的作品中,提升镇平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提高镇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延伸阅读

镇平作家人物

宗炳(年~年)南朝宋名画家。涅阳人。宗炳长于书法、图画,精于言理。宗炳与庐山名僧慧远友善,参加慧远的“白莲社”,并撰写有《明佛论》。著有《画山水序》,详论山水画之表现手法,系我国早期画论名著。其中写道“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论述了远近画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比意大利画家吕奈莱斯克(年~年)创立远近法的年代早约1千年。又标举“以形写神”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宗炳善抚琴。古有琴曲《金石弄》,为东晋桓玄所喜爱,及至桓氏死去,《金石弄》之声,除宗炳外,无人可以弹奏。宋文帝曾派乐师杨观向其学习此曲。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年),宗炳病故,时年68岁。绘画作品有《孔子弟子像》及《稽康像》、《狮子击像图》等。刘之遴(年~年)南朝梁大臣,著名学者。字思贞。涅阳人。8岁能作文,15岁举茂才。沈约、任昉见而异之。初为太学博士,后累次升迁至中书待郎,鸿胪卿,复兼中书舍人,出为南郡太守。刘之遴爱好古器物,在荆州时收藏数百种。当时有人得班固撰《汉书》真本,献于皇太子。太子让之遴与张缵、到溉等人根据真本校对流行本,共核出异点有数十事。又好作文,多学古体。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武帝义疏,唯《左氏传》缺如,之遴乃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献上。武帝非常高兴。侯景之乱,之遴避难回乡,专事著述。湘东王绎,嫉其才,闻之遴到夏口,乃密送药杀之。之遴著述颇多,有文集50卷、《神录》5卷行于世。吴筠(?~年)唐代著名道士。字贞节。华州华阳人。青年时通经籍,善文章,考进士不中。筠性耿直,不愿与世俗沉浮,乃去南阳倚帝山(今镇平境五垛山)隐居。天宝元年(年)吴筠奉诏至长安,面见唐玄宗,请求入道士籍,后入嵩山就潘师正学道术。又南游天台山,观沧海,与当时名士孔巢父,李白游。吴筠的文章传扬至长安,唐玄宗再次遣使召见,在大同殿与之谈话甚悦,敕封筠为待诏翰林。吴筠向玄宗献“玄纲”三篇,玄宗问吴筠神仙治炼之法,筠答“此谓山村野人之事,圣上不应留意。”吴筠对玄宗只谈名教事务,且以婉辞喻之,玄宗对他愈加器重。众僧人妒嫉吴筠,与信仰佛教的内侍高力士勾结,说吴筠的坏话。吴筠知天下将乱,乃向玄宗恳请归嵩山;玄宗遂下诏为吴筠建立道馆。安禄山即将叛乱时,吴筠至茅山。两京陷落后,东入会稽剡中。大历十三年(年)吴筠卒,弟子称筠为宗元先生,著作有《宗元先生文集》。元好问(年~年)字裕之,自号遗山山人。正大三年(年)秋,镇平建县,元好问出任镇平县令,到任不久,便辞官离去。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众望。他的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他是继南宋辛弃疾之后,将诗词这种艺术形式又一次推向高峰的伟大诗人,著作有《遗山先生文集》、《遗山乐府》、《续夷坚志》等书和《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巻。文学批评方面,著有《论诗绝句》三十首,崇尚天然反对柔糜、雕琢,亦很有影响。卧龙生(年~年)本名牛鹤亭,镇平人,年生。幼年从军失学,但自幼喜读武侠小说,颇有才思。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文学,遂以此为笔名。年由军中退役,闲来无事,在友人怂恿下开始学写武侠小说。年以祖居南阳卧龙岗取笔名“卧龙生”一炮打响。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年《飞燕惊龙》出世,便奠定了他在台湾的“武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于旧武侠“北派五大家”,而以“通俗趣味”大受欢迎;年以后,改走“半传统半新潮”路线,作品却渐不如前。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萧》、《金剑雕翎》、《岳小钗》、《仙鹤神针》等。柳建伟男,汉族,年10月生,镇平县城郊乡人,中共党员。年入伍。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年,历任成都军区政治部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宣传干事、创作员等职,中校军衔。为四川省巴金文学院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发表作品,至年共有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50余部问世,约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北方城廓》、《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等;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出东方红——红一方面征战纪实》等。其中长篇小说《突出重围》被改编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由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其作品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图书编辑奖、解放军八一文艺奖、中国图书奖和解放军图书奖。年获首届冯牧文学奖、四川省首届优秀青年作家奖。《突出重围》、《英雄时代》曾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选为向建国五十周年和建党八十周年献礼作品,另获省级及刊物奖10余项。王晋康男,年生于河南南阳,高级工程师,著名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87篇,长篇小说10余篇,计余万字。代表作有:《西奈噩梦》《七重外壳》《养蜂人》《水星播种》,长篇小说《类人》等。迄今为止,共获得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15次。曾获97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代表作。寒川子男,年生,原名王月瑞,年开始着手写《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数年笔耕不辍,六易其稿,方成此书。期望能借笔下鬼谷子深不可测的智慧,为读者揭开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谋略的全貌。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赵金九男,汉族,年12月生,中共党员。曾任《北京新文艺》(后改名《北京文学》)编辑部小说散文组长、编辑部副主任。《东方少年》编辑部代理主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秘书长,年任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并先后兼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文化顾问,是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撰写有中篇小说《深夜,升起一道彩虹》,短篇小说《民族魂》、《马老六瞧朋友》、《乡村酒肆》、《月光如水,月夜如烟》、《小拐子和驼背老头》。其中,《深夜,升起一道彩虹》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文学作品奖,《卖红薯的孩子》获年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奖。李友欣男,汉族,年3月生,《四川文学》主编、《当代文坛》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短篇小说集《八月的阳光》,电影文学剧本《东山女炮排》、《桂香前传》(合作,已摄制发行),另外发表文学评论余篇等。唐哲男,年生,笔名亦农,河南镇平人。年毕业于洛阳工大。从事过搬运工、统计员、采购员、报刊、记者等工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小小说沙龙副会长。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石佛镇》、《美人蹄》、《黑皮鼠》、《北戴河之阴魂不散》、《艳鬼惊情》,中短篇小说集《京都鬼话》,短篇小说集《亦农小小说精选》,中篇小说集《亦农中篇小说选》,散文集《亦农散文选》,诗集《亦农情诗选》等。曾获《微型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大赛一等奖,《微型小说选刊》年全国科幻征文三等奖,年上海微型小说协会主办的全国大赛二等奖,年上海微型小说协会主办的全国大赛三等奖。李天岑男,汉族,年12月生,镇平县城郊乡人。年12月参加工作,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电大党政干部班毕业。年12月在镇平县农修厂工作,年后历任镇平县柳泉铺公社、遮山公社团委书记,共青团镇平县委秘书、副书记,中共镇平县纪委秘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组织部长,中共南阳地委副处级组织员、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部副部长(正处级),中共邓州市委书记。年1月任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年2月任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年2月任中共南阳市委副书记。李天岑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并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年开始在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年加入河南作家协会,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理事、南阳市作协副主席。先后在《奔流》《西湖》《河南日报》《牡丹》《躬耕》《青年文学》《长江文艺》等报刊发表短、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三十余(部)篇,二百余万字。短篇小说集《月牙弯弯》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找不回的感觉》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人精》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并改编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小鼓大戏》。年连续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娱乐频道及部分省卫视播出。年在全国艺术家协会组织的三十年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评奖中获二等奖。年4月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人道》。王遂河男,年生,笔名行者,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南阳市文联。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花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收获》《山花》《莽原》《长江文艺》等杂志上发表短、中、长篇小说。作品结集有《行者小说自选集》《浪游者》《大化之书》《美人市场》有关小说写作的几个问题》等,出版有长篇小说《非斯》《爱谁是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史》。曾被评为八十年代以来中青年小说家五十强,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行者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超验性、先锋性和个性色彩,在南阳乃至全省、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马本德男,年11月生,镇平县人。高中毕业后回乡,做过农民、民办教师、临时工。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年底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南阳市文联工作,先后任《躬耕》杂志编辑、主编、文联副主席。现为南阳市文联正处级调研员、南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文学创作,多年来,在《奔流》《莽原》《上海文学》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其中短篇小说《女教师日记》曾引起较大反响,先后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杂志转载、评论,并获92中外艺术品大展(文艺类)一等奖;中篇小说《秋天的太阳》《在城市屋檐下》分别获河南省《莽原》文学奖。迄今已相继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淘金部落》《马本德小说自选集》。年出版长篇小说《望城》,是南阳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中的杰出作品。阎英明男,年生。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奔流》、《河北文学》、《莽原》、《小说界》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万字,其中短篇小说《寻找原始》曾获第二届路遥青年文学奖二等奖。先后出版中篇小说集《恩爱追杀》、《漂亮世界》、《涅阳笔记》,散文集《涅阳赋》等。年出版长篇小说《玉戟玉戟》、《玉兮玉兮》。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作者:陈占甫胡少佳本期编辑:赵婉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zz/7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