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斗罗大陆

一人到中年,生活变得安稳有规律,不愿接受新事物。往好了说是有主见,有定力,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休闲方式。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固执僵化的前奏,果子熟透了多半只好腐坏、掉落,人也是一样。难有人能够像柿子,熟透了还高挂枝头,凌冽秋风中鲜红剔透,赏心悦目。所以,人生总还需要些刺激,生活总还需要点新鲜。比如,我假期里看完《斗罗大陆》动画版和真人版电视剧,就是受家人、孩子和朋友的影响,真是托福。孩子是中年人的生活重心,她(他)玩什么,看什么,家长大约还是知道的,耳濡目染,多瞅了几眼她玩儿的,觉得似乎也挺有意思。再者说了,还得刻意和孩子找点共同话题不是。起先是接送沛沛上学的途中,听到班上男生在讨论《斗罗大陆》。沛沛起初沉迷于《小猪佩奇》和《小马宝莉》,随着进入小学受班上同学影响,也开始看《斗罗大陆》。碰巧还有一个具有返老还童倾向兼肖战迷粉的朋友时不时向我推荐。我还想起来,老爸这些年爱看穿越类玄幻小说,几年前我弟也我推荐过《斗罗大陆》。总之,拜他们所赐,我终于动了念想,利用冗长假期陆续追完了《斗罗大陆》动画版和真人版。据我所知,《斗罗大陆》应该是第一部登录央视的玄幻类电视剧。这是央视爷爷讨喜青少年的无奈之举?还是顺应娱乐文化的主动作为呢?不得而知,也不必严肃追问。倒是借这次经历,我对以《斗罗大陆》为代表的玄幻文学乃至虚构文学都多了些了解。《斗罗大陆》作者原名张威,笔名唐家三少,他有次在综艺节目里谈及之所以用这个笔名,是因为小时候喜欢喝豆浆,总是加三勺糖,故名“糖加三勺”。虽然他后来解释这只是个玩笑,事实上因为当年取笔名时,大少、二少、四少都有人用了,他只好用三少。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玩笑流露出的高情商和烟火气息,还是加深了我对他的好感。《斗罗大陆》第一部于年推出,近三百万字。年至年间,张威又推出了《绝世唐门》、《神界传说》、《龙王传说》、《唐门英雄传》和《终极斗罗》,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斗罗宇宙。每部正传都达到惊人的五百万字,故事背景从古到今再到未来,时间跨度超过数万年;从虚拟大陆到斗罗星系,从人间到神界又到星际,空间尺度只能以平行宇宙计;从暗器到魂技再到精神力、神力乃至宇宙战舰,小说对战斗方式、荣誉等级和血脉传承等等的项设定基本能自圆其说。讲实话,我只有时间看第一部的动画版和肖战版电视剧,其余几部只能查下资料,看看概况。总体而言,斗罗系列的确体量惊人,构思完整,想象力炫酷,极具娱乐性。靠着“连续86个月不断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级别的坚韧和执着,借着一手打造的多个文化IP,张威也蝉联7-11届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拥有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可谓春风得意、名利双收。二以目前国内较为主流的分类方法,架空小说、虚构小说或曰幻想小说(日本名为轻小说)大致分为四类:魔幻(奇幻)、科幻、武侠、玄幻,欧美世界则统称为“Fiction”。它们和侦探、言情、探秘、官场、历史等类型小说一起构成蔚为壮观的娱乐小说系列。此处的“魔幻”不同于严肃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例如《百年孤独》和《梦游之地》等等强调的是现实的扭曲和异化。而指的是以上世纪五十年代J.R.R.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和千禧年后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为代表的文学类型。如果再往跟上追,东西方的魔幻小说都可以追溯到各自的创世神话,比如西方的希腊神话故事、东方的《山海经》。似乎也不妨把古典名著《西游记》和《聊斋志异》归于此类。科幻小说,学界认为这一文体源于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作者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幻小说在欧美世界茁壮成长,大师辈出:儒勒.凡尔纳、乔治.威尔斯、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如今国内科幻则以刘慈欣为领军人物,其作品《流浪地球》和《三体》等已经跨越了科幻文学的边缘地位,受到大众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zz/7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