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英国 >> 英国新闻 >> 窑变

窑变

作者:娜木花??

滇西年春

拂晓,天色微明,丛峦叠嶂,连绵不绝的绿色山林,在浓浓的雾霭中,一丘连着一丘。一个衣衫褴褛,皮肤黝黑的瘦弱少年,背着当地人常用的竹篓,急匆匆奔走在天色微明的小路上。今天是师父陈青山开窑,祭拜窑神的重要日子,波桑必须赶在太阳出山前,把背篓里刚宰下的猪头,送到师父家里。

对面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上,悄无声息的来了一行头戴低矮斗笠,身穿长袍的黑衣人,和波桑面对面擦肩而过,很快就飘飘忽忽消失在他身后的竹林中。

转过两道弯,绕过一大片芭蕉林,波桑才赫然发现路边残破不堪的古庙,庙门洞开,原来,刚才在路上遇见的,是赶尸人在送客死他乡的孤魂上路,以便让他们落叶归根。昨晚,他们一定寄居在这破庙门扇后面!波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脚下一软,猪头顺势滚到庙门口,捡起猪头,少年一溜烟,跑得不见踪影……

头发灰白,眉头紧锁的陈青山站在自家龙窑窑头前面,闭目虔诚的祭拜着窑神。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香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是一条长五六十米,形似长龙,倚山而建烟熏火燎的古龙窑,从陈青山的曾祖父带着一家人从江西来到这西南的蛮荒之地算起,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陈家,不但从中原带来了众多人丁,也把先进的烧制陶瓷的技术带到了这个西南边陲。

云南气候干燥,泥矿唾手可得,加上满山遍岭长满富含助燃油脂,烧窑最佳的燃料马尾松,还有陈家几代秘不外传的制瓷技术,让陈青山的窑厂,成了西南地区技术最为成熟,规模最大的窑厂。

陈家龙窑烧制的瓷器青、透、明、罄。厉害的陈窑主可以用舌头尝泥料的味道,来判断耐火程度,也可通过观火眼的颜色、烟囱冒的烟、甚至一口唾沫精确把握窑里每个区域烧制温度,这种技艺也将柴窑烧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让每次的窑变作品,都精美异常。

陈家龙窑的地理位置,一路向西翻过不远处隐约可见的高黎贡山,就是大英帝国的属地了,虽语言不通,但是口岸的贸易,一直以来都非常密切,常有密支那,曼德勒,甚至天竺那边的客商,用马匹驮着珍贵的动物皮毛,翡翠玉雕,沉香没药,顺着茶马古道而来,换取陈家龙窑的精美瓷器,再把这些细腻上等,描着金边的各款瓷器,送到异域那边的大户人家里。

无数次开窑,陈青山都会欣喜的,亲手从柴灰里,扒出一件件瓷器,小的陈设器类:有香炉、香罐,饮具类:分茶具、咖啡杯,碗类大小饭勺、汤匙、酒壶,小件如烟灰缸、牙签筒、鸟食罐等。

陈家龙窑,最精美的窑变瓷器,当属独具匠心的镇窑之宝:鼓凳,中间镂空,鼓突的款式,优美的花纹,设计精到、动静结合,层次清晰。

鼓凳上的花草有转心莲、卷草纹、宝相花。每一个叶片都规整、活脱,色彩丰富,裂口带着籽儿的石榴,和野瓜一串串两两相对。

昆虫类有蝙蝠、蝎子加葫芦,要不就是老鼠偷吃葡萄,纹云长蛇之类五毒图案。古典的款式和精美做工,鲜活的色彩,再加上陶瓷特有的清凉感,让陈家龙窑的大小瓷器,在山那边炎热的异国,非常的抢手,是远东出产的当之无愧的艺术品。

每每想到,这几百件窑变成功的瓷器,又将给家里带来不少白花花的银元,对面山下的几十公顷葡萄园,也很快变成陈家的产业,让这个终日与泥土为伴,辛勤操劳的壮汉,幸福满足感油然而生。而英联邦的贵妇人们,穿着带荷叶边的精致及地长裙,坐在他制作的鼓凳上,用兰花指捧着他的咖啡杯,或悠闲的打着惠特斯纸牌的画风,都会让陈青山光宗耀祖的自豪感慢慢爬上心头……

(二十年后)

一夜之间,这个全中国最偏僻的角落,寨子广播里,也开始每天飘出斗志昂扬的歌声。陈青山的龙窑,经十几年前公私合营变成了村里的集体企业,一家人盘泥巴辛苦几代人攒下的房产,田地、金银细软所有家当也充了公。现在龙窑更名成“东方红”窑厂,变成了人民公社集体财产,陈青山也被下放回家。以前陈家世代引以为傲的精美古典瓷器,变成了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生活作风,不但不允许再烧制和出口,连几代人悉心保留下来的精品也都砸了个粉碎!

代代相传的祖窑,也定位成为西南地区“红色官窑”的典型。只能生产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领袖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雕像,还有大量的生活用品,如瓷盘、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

今天是“东方红”窑厂,挂牌后的第一次出窑,上边规定这一次定要烧制出精品,生产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红色瓷器作为建国二十年献礼。为了完成这次制瓷任务,省领导们绞尽脑汁,翻遍滇西,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比陈青山更内行,更适合的人选了,所以,他又被“请”了回来。在陈家奋斗了几百年的窑厂,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技术副厂长。而这一窑的作品成败与否,将关乎陈青山和整个窑厂的命运。

经过半个月仔细选土备薪、制土发酵、拉坯、利坯、晾晒和上釉等步骤,最考验的还是烧制时火候的把握。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多寡、天气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都会影响窑内作品的窑变情况,成败在此一举。这次“东方红”的头一次烧窑,让他感觉几十年的陶艺生涯,从未如此的沉重和漫长……

随着一阵鞭炮清脆的啪啪作响,当几百件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在场所有人都为这些瓷器光鲜亮丽的色彩忍不住惊呼:窑內的茶壶经过窑变有的通体深红,有的周身青黑只留一抹丹颜,有的深蓝清透明暗渐变……

年迈的陈青山佝偻着身子小心翼翼扒开柴灰,捧出一只豆青色茶壶,清脆悦耳的瓷器碰撞声中,用布满泥土的衣襟细细擦拭,看着釭体上的领袖人像和万岁的几个鲜红色大字,没有一丝裂纹(没有万碎),而禁不住老泪纵痕……

.12.21娜木花.丽江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原创作品,请通过打赏予或购买作者娜木花的绘画作品予以鼓励。

娜木花:云南丽江傣族,一个没有专业学习过一天写作和绘画,却酷爱写作绘画的傣家女。

一个痴爱以线条和文字呈现灵魂馨香之美的女子。

若果你喜欢娜木花的纯手工钢笔素描(淡彩)绘画,欢迎联系,可来稿订做,价格私议。

以下是娜木花的部分绘画作品: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骨肽注射液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xw/1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