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是新派武侠的开山祖师,在他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一年后,金庸才开始写作武侠小说,可是今天,金庸俨然成为了全球华人的文化符号,梁羽生却只是一个普通的武侠作家而已,排名有时甚至不如古龙、温瑞安、黄易等,这是为何呢?为何梁羽生的小说不如金庸的好?金庸从哪一部作品开始超过了其他武侠作家?
这个问题有不少人讨论过,有人说,梁羽生个性比较拘谨,写的人物比较呆板,情节比较寡淡。也有人说,梁羽生写的人物大多千篇一律,可是金庸塑造的主角却是性格各异的。还有人说,梁羽生受到旧式小说的影响较大,正邪观比较正统,金庸写的却一直有比较丰富的正邪观,魔教也可以是好人,正派也有伪君子。诸如此类。
事实上,年,曾经有一个叫做“佟硕之”的人写过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一直以来,大家觉得这人是他们两人的主编罗孚,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个居然就是梁羽生自己写的,在这篇文章中,梁羽生也反省了自己文章的诸多不足,同时,也承认金庸比自己写得好。
那么,金庸到底是从哪一部作品开始封神的,彻底超过了梁羽生,直到现在,他们两人无论是名气还是作品销量,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在看到金庸和梁羽生的创作年表后,突然萌发了比较他们创作年表的冲动,比较后,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
大家看,这是金庸和梁羽生的创作年表,再加上古龙的。
梁羽生自己在文中把自己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时期,从处女作《龙虎斗京华》到《江湖三女侠》,这是早期。从《白发魔女传》到《还剑奇情录》,这是中期,后面的是后期,不过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才是年,我认为应该从《狂侠天骄魔女》开始,才是后期。
比较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梁羽生创作了两部小说后,金庸看到武侠小说大有可为,同时被《新晚报》主编罗孚说服,开始写作《书剑恩仇录》,金庸的处女座显然比梁羽生的好,但是如果与同时的《塞外奇侠传》相比,似乎也相差无几。
金庸的第二部小说是《碧血剑》,同时梁羽生正在创作的小说是《七剑下天山》,这是梁羽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地域比较广大、情节比较复杂好看的一部了,《碧血剑》显然比不过《七剑下天山》,连金庸自己都说,《碧血剑》他一直在做修改,改的最累,也是写的最不好的一部。
也就是说,到年,虽然金庸写作了2年,他还是比不过梁羽生的。
但是到了《射雕英雄传》就不一样了,前两部小说,无论是金庸还是梁羽生,都创作了一年多,射雕英雄传却创作了两年多,29个月,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他武林盟主的地位。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金庸和梁羽生的差距并不是此时拉开的,同时的梁羽生创作了奇谲瑰丽的《白发魔女传》,这部小说创作了一年,但是从知名度来看,并不弱于金庸,而且这部小说更是武侠小说中第一部女性觉醒的小说,女性作为主角,而不是男主角的附庸而存在,练霓裳算是第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侠。
金庸此后求新求变,参考《罗生门》写了《雪山飞狐》,这算是一个小品,质量也是不错的,但是金庸自己也说过,自己的长处在于长篇小说,情节的丰富多变,这种小品是显示不出其功力的。
如果梁羽生此时在于金庸较劲的话,那么梁羽生要略胜一筹了,此时的梁羽生创作了他的另一座高峰——《萍踪侠影录》,以明朝的土木堡作为真实背景,金庸有靖康之变,梁羽生有土木堡,此时应该扯平了,然而,《萍踪侠影录》并未创作很长的时间,一年便收尾。
年,金庸办起了《明报》,创作了名著《神雕侠侣》,喜欢的人认为这是奠定金庸小说基调的一本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正是出自这里,不喜欢的人则觉得情爱太多了。同时的梁羽生似乎在于金庸较劲,创作了《冰川天女传》,同样描写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女。这个时候,金庸和梁羽生的差距并不大。
金庸的《神雕侠侣》毋庸置疑是成功的,随后他创作了《雪山飞狐》的续集《飞狐外传》,这部小说质量上佳,但今天也并非其代表作,同时的梁羽生几部作品都一般。
年,金庸开始创作《倚天屠龙记》,一开始的连载名字叫做《天剑龙刀》,一个很非主流的名字,同时代的梁羽生创作了《女帝奇英传》,这是武侠小说创作的重要时代,在此之前,武侠小说全部都是以清朝和明朝作为背景的,金庸第一次以宋朝作为背景,此番的背景则是更为冷门的元朝,而梁羽生则第一次以唐朝作为背景,似乎要和梁羽生较劲,有意不拾人牙慧,又似乎唐传奇太深入人心,金庸一辈子也没有写过以唐朝作为背景的小说,最后在《三十三剑客图》中甚至抄录了《虬髯客》的原文,觉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随后,年是金庸最为黯淡的一年,金庸创作了《鸳鸯刀》,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一部闹剧,评价并不高,创作的《白马啸西风》也草草收场,这两部似乎本来就是作为短篇存在的,金庸这一年内外交困,不过大陆的逃港潮最终帮助明报走出困境。
同一年,梁羽生创作了一生中评价最高的代表作《云海玉弓缘》,论情节性和主角塑造,都是梁著第一,这部作品在那一年是压过金庸的,女主角厉胜男十分光彩,甚至逼着金庸作出了改变,把《倚天屠龙记》的女反派赵敏强行变成了女一号,而原来的女一号周芷若强行变成了女反派,赵敏身上似乎还有着厉胜男的影子,但是金庸写作技巧明显更高超,完结后的《倚天屠龙记》也成为其代表作之一,但因为女主角变化的突兀,一直以来进不了金庸作品前四名。
也就是说,一直到年,虽然《射雕英雄传》让金庸奠定了武林盟主的地位,但要让他真的脱离武侠小说的范畴而登堂入室,还不至于。他和梁羽生,甚至和司马翎、诸葛青云、卧龙生、古龙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年,是金庸发生质变的一年,他开始创作《天龙八部》,同时梁羽生开始创作《大唐游侠传》,《大唐游侠传》也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以安史之乱的真实历史背景演绎,酷爱金庸小说的张纪中翻拍的唯一一部梁羽生小说就是《大唐游侠传》。
但是《天龙八部》达到的高峰注定是巨大的,《天龙八部》一直创作了32个月,同时期的梁羽生创作了四部作品,但是这四部加起来也比不上《天龙八部》,如果说,梁羽生能用创作4部的时间好好写下《大唐游侠传》,或许是另一个样子吧。
金庸的挚友倪匡尤其喜爱金庸,他对《天龙八部》的评价是:
《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沉下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数十百丈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龙八部》,又是一个新的巅峰。一个接着一个的巅峰,这是金庸创作力无穷无尽的证明,每一部小说,都有不同的风格,都带给读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龙八部》,以为以后,总不能再有了,但是还有更新的巅峰。《天龙八部》的想象力,比《倚天屠龙记》又进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开,浪漫激情更甚,堪称是世界小说的杰作。
可以说,这个评价并不过分,梁羽生写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中评价了金庸的几个缺点,比如金庸在爱情故事上惯用的题材是一男多女、并不专一,比如金庸小说在诗词、对联等方面经常闹笑话,例如黄蓉唱元曲等等,评价《天龙八部》时,梁羽生说这部小说的神怪色彩太多了,他说:
金庸初期的小说(在《射雕英雄传》之前),大体上也还是正常武技的描写,笔下的英雄尽管招数神妙,内功深厚,也还不能算是离谱。到《射雕》之后,则越来越是神怪,其神怪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梁羽生。《射雕》中的西毒欧阳锋用头来走路,手下蛇奴驱赶蛇群从西域来到中原;《神雕侠侣》中的寿木长生功,九阴神功,九阳神功;以至现在《天龙八部》中的什么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功等都出来了,真是洋洋大观,就差没有“白光一道”了。但其中的六脉神剑,能用剑气杀人,也近乎放飞剑了。
但其实,武功只是手段,侠义才是目的,在这个方面,梁羽生虽然说过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终究是拘泥了,没人在乎萧峰出场是不是背一个音响放背景音乐,制作激光特效,在乎的是精神内涵。
从此之后,在精神内核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梁羽生是彻底比不上金庸了。
似乎是《天龙八部》耗尽了金庸的才情,此后金庸接连两部作品都折戟沉沙了,而且和本来就作为短篇的《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不一样,这两部作品金庸是寄予厚望的,甚至本来小说提纲应该是作为长篇小说来写的,那就是《连城诀》和《侠客行》,现在公认是金庸的二流作品,两部作品很奇特,一个是现实得令人窒息,一个是玄幻得令人吃惊,似乎应该中和下,都没有美感,这两部现在评价的人都不高。
同时代的梁羽生更差,创作了《狂侠天骄魔女》、《风声震九州》、《慧剑心魔》等小说,质量比起其代表作,更差了。
其实梁羽生本来还可以翻盘,无奈,年,金庸创作了《笑傲江湖》,如果说,《天龙八部》是以佛教思想的深邃贯穿其中,那么《笑傲江湖》就是以道家思想的浩渺注入的,这部作品的潇洒前无古人,况且金庸首次尝试了不写明历史背景。
这部小说连载了三年,这三年是金庸正式成神的三年了,梁羽生的《飞凤潜龙》、《侠骨丹心》和《瀚海雄风》都很一般,甚至炒起了金庸曾经炒过的冷饭了。
倪匡对《笑傲江湖》也是赞不绝口,他说道:
《笑傲江湖》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纯叙江湖上事。金庸特意舍弃了他最擅长的历史和虚构相揉合的创作方法,表现了他创作上多方面的才能。在一连串的曲折、奸谋之中,逐渐暴露伪君子的面目,解决了正、邪的真正意义,这是一部写尽人性的小说。
在写完《金庸梁羽生合论》合论的三年之后,《笑傲江湖》的横空出世,让梁羽生的小说彻底赶不上金庸的了。
随后,金庸雄心勃勃地想把《三十三剑客图》都写成小说,但只创作了一部《越女剑》而作罢,随后,金庸用了35个月的时间创作了《鹿鼎记》,自己开始了反武侠的写作,倪匡说,《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而是一部反武侠小说,却是最好的金庸作品,实至名归。
同时代的梁羽生继续创作了《游剑江湖》、《风云雷电》、《牧野流星》,这几部作品都十分不堪,情节老套,甚至梁羽生已经堕入了原教旨主义了,正邪分的泾渭分明,反派一概武功不堪、头脑不堪,正派全部脸谱化,梁羽生的作品不仅崩坏了,而且连取书名都不会了,取的一些中二书名,要知道,他可是十年前写出白发魔女的潇洒之人啊。
就在梁羽生准备放大招和金庸比的时候,出其不意的是,金庸封笔了,这个江湖不玩了。
梁羽生肯定也受到了打击,他说过,武侠小说,过了50岁就得封笔,写不动了,晚年的梁羽生创作的小说都长达40-50个月,三四年的时间,显然十分吃力了,写作最后两部的梁羽生甚至学起了古龙体,好像一个垂垂老矣的歌唱家只能在抖音直播的感觉,令人叹息。
此图可以看出,金庸确实适合长篇小说,重要的几部长篇小说,写作时间都长达2-3年,同时期的梁羽生已经写作了2-3部,可见与其写作2、3部小说,不如把一本小说好好写好。
此后的武林,便是古龙的天下了,经过早期的11部烂作之后,古龙越写越好,要深究古龙的创作时间是比较难的,只能精确到年份,他写作一般很快,很少有超过一年的,很多系列小说也分多年写完,但是四大系列小说:风云第一刀、七种武器、陆小凤和楚留香都很不错。在之后,就是温瑞安的四大名捕、黄易的寻秦记了,时至今日,几乎没有武侠了。
在金庸早就开始了武侠的改革,思索了佛教化的《天龙八部》、道教化的《笑傲江湖》、反武侠的《鹿鼎记》之后,梁羽生还在坚持着老的武侠道路,直到和金庸越拉越远,最终金庸封神,而今天的梁羽生几乎无人问津了,令人唏嘘不已。
因此,金庸真正和梁羽生,以及其他所有武侠作家拉开差距的小说并非《射雕英雄传》,而是晚期的三部小说:《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与《鹿鼎记》,这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三部金庸小说,刘焕读金庸便从这四部作品着手解读,这便是原因。
刘焕小款怡情,大款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