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相投还是相互需要为何二战后英国在国际

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英国进行了猛烈的进攻,当时的西欧大陆几乎被德国横扫,如果不是英吉利海峡的阻挡,英国很可能沦为法国这样的亡国下场。因为英国是二战期间的主要参与国,且战争对英国本土造成了巨大影响,最重要的是二战换起了英国殖民地的民族觉醒,使得英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因此在二战期间,元气大伤的英国就不得不屈从于美国的意志。无论是德黑兰会议还是雅尔塔会议,看似是三巨头,实际上是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的明争暗斗,丘吉尔作为三巨头之一,实际上只能追随罗斯福的脚步。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参加雅尔塔会议时自己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实力决定一切,英国无能为力。而二战结束后,英国奄奄一息,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随之失去,英国在事实上沦为二流强国,世界政治重心开始转向英国两侧的美国和苏联。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选择了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的策略。除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美国和英国的关系可谓非常亲密,两者在国际事务上的态度也是空前一致。那么英国为何总是追随美国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是因为:英国和美国相互需要。关于英国和美国在二战后的关系,与其说是英国忠实追随美国,倒不如说两国相互需要。众所周知,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两者都以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这就使得美国和英国在民族认同上天然亲近。但是这绝对不仅仅是美国和英国走得更近的原因,毕竟世界上说英语的国家还有好多。两国之所以像亲兄弟一样。对于英国而言,可以借着美国的大树给自己遮光。要知道此时的苏联在欧洲地区咄咄逼人,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可以说无论在国土面积、人口还是军事实力等方面,都无法与苏联抗衡。此时选择和美国抱团,对于英国的国家安全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两极格局下,第三方国家是很难真正中立的。而且虽然在一战后,英国就通过《威斯敏斯特法》建立了英联邦,将原来的殖民地改组成和自己平级的机构。但是这个机构的前提是英国仍然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换句话说,这些国家之所以愿意待在英联邦里称兄道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需要借助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个联邦中,英国是他们需要指望的大树。而在二战后英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情况下,如果英国不采取措施维持自己所谓的国际地位,那么英国被英联邦其他国家取代,最后导致英联邦分崩离析的局面将很快出现。所以英联邦国家需要英国这棵大树,而英国也需要美国这棵大树。而英国对于美国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伙伴。虽然二战后美国成为和苏联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是世界舞台的中心还是在欧洲地区。对于美国和苏联而言,谁能控制欧洲,谁才能取得争霸的主动权。而这对美国显然是非常不利的,毕竟美国和欧洲之间还隔着个大西洋。而如果美国将英国作为其在欧洲的桥头堡,那意义就大不相同了。众所周知法国和德国一直在联合抗拒美国的控制,寻求政治独立,欧盟就是他们的产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和英国搞好关系,就相当于在欧洲打入一颗钉子,对美国在欧洲施加影响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二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关系,也印证了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那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正因为合作对双方有利,所以美英最终走到了一起。因为二战的巨大消耗,使得英国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所以在合作中英国只能处于劣势,看起来追随美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ly/11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