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标本兼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28274.html
IP践行者大会嘉宾访谈第一期
×
时代卡通联合创始人阿杜(杜皓冬)
在当今这个时代
转折是转角之后
机遇与挑战的抗压训练
危机与契机的角色互换
左手是流量为王
右手是内容至上
看阿杜如何双拳力敌四手
IP践行者大会X时代卡通宣传短片
编者:上海时代卡通研究院,自年正式运营以来,经过3年磨砺,成为如今中国顶尖IP管理运营机构。旗下两大板块,一块是古龙武侠IP全版权的独家运营,已与腾讯达成十年全版权战略合作;第二块与西湖资产管理集团合资运营杭州文旅IP《西子猫猫》,深度挖掘杭州文旅资源,构建杭州文旅IP产业业态。那么作为创始人之一阿杜(杜皓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之后的10年里,他都兜兜转转做了些什么呢?
在10年辗转后
如何聚焦到IP
?阿杜毕业先进了国企,然而发现跟自己内心追求是不相同的,三个月后便毅然离开。
?之后,恰逢杭州第一批大学生创业,有很好的政策。跟着美院几个同学一起成立设计公司。但由于合伙人专业太趋同,公司缺乏从市场到运营再到专业的分工,决定了它的成长空间很有限。
?后来又奇葩干了一段跟房地产跟建筑相关的事。发现虽然赚钱,但是与内心的追求是冲突的。
?再后来加入《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版权运营团队,认识到这个是有流量和市场的,同时它也是专业和能与内心相融合的,从此进入到IP版权运营这个行业。
(接下来为访谈内容,Q为觅处创始人毛小悲,A为时代卡通的联合创始人阿杜。)
Q:阿杜毕业10年期间有从事过很多种工作,后来是怎么越来越聚焦在运营IP上的呢?
A:坦白来说,聚焦在IP真的不是当时设想的。当时自己做事的风格,就是选择一个大的方向。我认为可能坚持这件事情,有些时候是个伪命题。很少东西,真正说是坚持出来的,更多是你首先要有兴趣驱动,而且你上了轨道之后,后面的推进才能达到坚持。
对这过去的10年总结一下,就是我原来可能认为一直在跨界,但今天回想起来,其实没有跨界,只是你做的行业不同,但做的工作都没有变。从原来做设计公司再到做建筑,再到现在做IP运营。当时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做IP运营,我做的工作其实都是在团队里扮演一个沟通、协调、运营的角色。其实就是说如果你心中是没有边界的,其实也谈不上跨界。
Q:我们时代卡通的两位创始人都是从之前《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团队里面过来的。这一段经历对现在做时代卡通有什么特别大的帮助吗?
A:还是蛮重要的,因为做《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IP的概念,那个时候叫动漫卡通。那我们很早进来了IP领域之后,在那段时间花过钱,然后也赚到过钱,也感受到了IP的它的变现能力跟未来的可成长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说白了就是你感受过钱怎么进来,钱怎么出去的一个问题。
第二,因为做《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时候,我进去时是第一个人,从开始建立到遇到我现在的搭档两个人,然后慢慢慢慢把整个盘子从0到1建立的一个过程,其实把一些IP运营试错的成本在那个时候已经完成了。而那个时候的市场环境竞争其实远比现在小很多,就是我们出去谈合作,跟现在比的话还是蛮容易的,这个市场的钱还蛮好拿的。
第三,就是我跟我现在的搭档两个人在那几年时间里面完成了一个磨合,就是我们达成了今天非常好的默契就是我们如何合作、如何分工、我们的边界在哪里?这是一个互相信任的过程。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额外的小收获,就是因为那个时候还涉及到了一些版权的纠纷的诉讼,我是跟着国内很好的律师从头到尾去完成了这个过程。在这里面积累了大量的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包括一些跟知识产权的内容、跟法务相关的事情。为我现在做知识产权内容时候,就可以胜任在知识产权和法律领域有一定掌握能力的角色。
促成与古龙和腾讯,不解之缘
前瞻性的视野×系统的专业性×咬着牙的信念
Q:我们时代卡通创立至今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现在已经到达可以跟古龙这样的超级IP独家联合运营。其中经历了哪些转折呢?
A:这里面的转折其实可能最关键的有那么几个节点。
第一个就是我们一开始是聚焦于原创IP这个板块,那么非常幸运的在一开始就找到了愿意来支持我们的天使投资,那么让我们在那段时间有资金去试错。
第二个节点就是当我们发现原创IP中间是有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开始拓展国际业务这个板块,让我们非常幸运地接洽上古龙的这个家族,同时跟他们达成了非常好的信任关系。
第三个节点就是和古龙(合作)。因为他是一个特别长线的事,那我们在考虑他的一个运行的过程中,恰好观察到文化旅游的这个整个大趋势在起来,会有很好的拓展前景。
那么最近的一个节点,应该说古龙跟腾讯的整个签约这个节点为我们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变现,然后为我们下一步去推进全面的布局,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应该是这几个关键点。
Q:那我们想再进一步地了解一下,时代卡通作为一个IP的运营商,可以跟古龙和腾讯这样顶尖的巨头合作,是抓住了哪几个重要的点?
A:其实跟古龙跟腾讯(合作)抓住的点不一样,对于古龙的话其实概括起来一个是前瞻性的,因为如果是一个特别成熟的IP,像我们这样当时这么小的机构介入,根本没有谈判的空间。那么当时我们是看好说未来中国文化里面武侠的这两座高峰,那么金庸老先生他本身对他的东西相对来说更爱惜(改编权限)。古龙的文化它其实更适合类似打造像美国漫威一样的英雄模式,所以当时我们考虑到这一定是一个大方向。然后我们就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去寻求合作,刚好那个时候它也是一个价值完全被低估的IP,那么我们才有机会去接触到它。第二块其实是一个系统的专业性,这个专业性指的是一个系统。因为如果像跟这种大的IP去合作,因为像古龙家族,每年都有大量的金主、大机构去找它谈合作。如果你只是有钱,他会觉得没法让它的内容传承;如果只有能够做某一方面的能力,那他会对你未来的操作的可能性(抱有怀疑)。所以我们当时是拿了一套品牌,和IP打造的这套模式去打动它。那么这里叫一个系统专业性,这个专业性不一定说是一定是规模,他有可能是差异化的。
第三块就是信念,因为整个古龙的落地过程是个非常煎熬的过程。从开始到拿下来,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花了大量的成本,找了国内的各种很好的资源。发现虽然古龙很有名,但是它实际跟产品结合的时候是会有一些落地的阶段性问题。然后后面再非常努力地找到腾讯,跟腾讯的整个漫长的谈判又差不多花了一年,这里面中间其实全部都是投入,并且整个的投入的量相对来我们当时的实力来说其实是很有压力的,但是我们坚信这个东西一定会有它的价值。所以我们就咬着牙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是对于古龙这种价值洼地类型的合作。初心不负从运营超级IP到反哺原创IP
Q:那我们还知道在近期,时代卡通又开始运作西子猫猫IP,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A:这个还源于我们对原创IP的这种坚持,我们其实最早的时候就认为原创IP一定会有他的未来。而中国的文化市场,它未来一定会诞生像日本当时的一些旅游景区的产品一样,但是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没有一个对标的典型案例,所以我们前期走得比较艰难。到后面随着熊本熊的出现,在日本火热,然后再到了中国的这些年轻人圈子里的火热,然后最后一直到有年轻人传递到这些旅游板块,包括这些政府的在位者,他们知道了文旅可以干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我们才有了一个去传递我们价值的一个最好的工具。所以应该来说就是我们在文旅这块的积累,然后恰逢遇上文化旅游的春天,再到,熊本熊这个典型案例的产生,三个点融合在一块,产生了它的一个效果。
这里面其实也可以延伸出一块,就是谈到我们创业跟创新创意这个板块。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新的东西是很难向人解释的。所以这个时候找到一个很好的对标,远比你花很多精力跟人解释要好得多,所以这也是一个由此延伸出来的一个小小的经验。Q:从刚才的分享经历里面,我们知道这时代卡通其实是经历了从一开始想运营自己的原创,然后又转变成跟超级IP合作,然后现在又开始做原创IP。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中间的转折吗?
A:这个是在于我们对IP的理解是一个试错过程。最早我们能够去投入到这个板块,其实我们是找到了一个对标,就是(创作)HelloKitty的公司三丽鸥。我们当时认为在日本有一个Sanx(日本轻松熊母公司)跟三丽鸥(Sanrio)这类公司的这样一个国家,能够承载两个原创IP,没有内容,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但是它能够产生全球这么大的一个影响力。所以我们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包括在未来消费升级的这样一个趋势之下,那我们就走进了这条路。
第二点很重要一点就是企业的基因不一样。后来慢慢才理解三丽鸥公司的HelloKitty它不是一个创意公司的产品,三丽鸥公司是一个以产品为基因的公司,它在推产品的过程之中找到了这样一个卡通形象来推进他整个的产品销售。所以用他们的逻辑来说叫作产品及传播的理念,在过去那个时代行得通,但在现在这个时代就有难度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慢慢地发现我们的调整路径就只有两条路:一个就是必须要有好的内容;第二个你必须要有大的流量。我们就按照这两个脉络去找,如果你好的内容靠我们自己来积累,这个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因为那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所以我们找了古龙这条线,其实当时我们是在上海设立了国际事业部,除了古龙包括还有李小龙IP,还有其他的家族都去搜罗过,那么只是古龙是我们最早落下来的,但后面有些IP我们也在陆续储备之中,就是我们前面说到过的叫作价值洼地的IP。
另外一块,其实是我们看到了文旅这个板块有大量的流量是没有被使用和变现的,那么它也是原创IP的一个非常好的点。所以我们就是如何从原创,再到能够实际上让内容落地的,有这么一个变化。
Q:所以现在再谈原创IP,特别是像西子猫猫这样的原创IP的时候,它也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之前的那个文创概念了,其实也是跟产业跟庞大的需求在做结合。
A:就是他是左手内容,右手流量,内容流量叠加在一起是最好的。
践行者的身份先行者的经历苦行者的态度
Q:现在因为IP已经变成一个越来越热的一个词,其实也一直在很多创意者人的心中都是想做原创IP也想跟超级IP有合作的,但是可能是缺乏经验,也缺少有资源的平台。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A:对他们的建议,其实这种平常我看得很多碰到过各个行业的人,我觉得第一个是清醒。就是得放开自己的视野,先去看一看,你手上现在做的这个东西,它的创业门槛到底高不高,你到底有没有独特性?就像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个县城里开了一个披萨店,你做得很好,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模式很难覆盖到全国,或者更大的范围,因为有可能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又开了一个披萨店,它没有特别强的独特性。对于IP这方面特别重要的,所以得弄清楚你发力的这个点是不是有这样一些独特性的。
第二点其实是得少听外面的声音,多走自己的路,因为现在是因为IP热,包括资本、包括整个媒体的这个助推,才让IP变成好像可以一夜暴富,或者说很短的时间就能迅速地爆发。其实你去纵观欧美的历史,包括日本动漫的历史,他们都有一个很长的积累期。你要不就是向公司化的这种商业化运作靠近,要不就是个人化运作,那你个人化运作这块一定是需要长时间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的。所以切记我觉得这里面确实是一个能够享受的过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其实现在的传播环境对于你们(来说)并不难,你的东西做得足够好的时候,你哪怕这个点很窄,但是你做得足够好,因为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并且现在对这块的热度,足够你去让你的声音发出来。但是如果你前期过早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