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毒用古龙的方式打开金庸武侠

Vol.

题图:《东邪西毒》

《东邪西毒》是一部很“乏味”的电影,我看过五遍,前两遍都是看到一半就睡着了。

后三遍我看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东邪西毒》是金庸小说的故事背景,而观看时,却不时的让我看到古龙小说的影子。

一直以来我都想谈谈对古龙、金庸两位先生作品的理解。

今天就借《东邪西毒》这部影片,结合以往读过的两位先生的作品及笔记对比一下,顺便找出我看到的这部影片中古龙风格的部分。

古龙武侠与金庸武侠可以说风格迥异,不限于环境描写、台词、打斗场面等方面。

环境描写

先看个金庸武侠环境描写的例子:

不一日来到陕南一处荒野之地,放眼望去,尽是枯树败草,朔风肃杀,吹得长草起伏不定,突然间西边蹄声隐隐,烟雾扬起,过不多时,数十匹野马狂奔而东,在里许之外掠过。

眼见众野马纵驰荒原,自由自在,杨过不自禁的也感心旷神怡,纵目平野,奔马远去,只觉天地正宽,无拘无碍,正得意间,忽听身后有马发声悲嘶。

——《神雕侠侣》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金庸先生的环境描写偏向写实具体,非常具有画面感,可以让人很清晰的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场景,环境描写也常作为人物心理的铺垫而提前详细地展开。

再看古龙武侠中环境描写的例子: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穹苍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辗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多情剑客无情剑》

古龙的环境描写,语言简练,善用诸如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情和景多融为一体,常用较少的元素实现写意的目的。

金庸的环境描写,给人的是一种第三人称视角,是我们处在第三视角看着杨过眼前的一切。

而古龙的环境描写,往往给人的是第一人称视角感受。

仿佛冷风如刀、万里飞雪就是我们自身的所见所感,碾不碎的寂寞仿佛也笼罩在我们心上。

不管是怎样的视角,高超的环境描写总是能把当时的环境氛围深深的打入读者内心,甚至产生身临其境的奇妙感受。

▼▼

在《东邪西毒》这部影片中,环境语言方面,其实更偏向于写意。

片中有很多有关人与环境的表达,或给人渊渟岳峙之姿,或给人肆恣挥洒之态,或给人凄清萧索之意,或给人朦胧梦幻之境。

△渊渟岳峙之姿

△肆恣挥洒之态

△凄清萧索之意

△朦胧梦幻之境

在我看来,剧中展现出的环境,是王家卫导演视觉语言与古龙先生环境描写的结合体。

人物台词

先看一段金庸武侠里的台词:

左冷禅道:“在下所不佩服的当世三个半高人之中,阁下却只算得半个。”

任我行道:“拾人牙慧,全无创见,因此你就不令人佩服了。你所学嵩山派武功虽精,却全是前人所传。依你的才具,只怕这些年中,也不见得有甚么新招创出来。”

左冷禅哼了一声,冷笑道:“阁下东拉西扯,是在拖延时辰呢,还是在等救兵?”

任我行冷笑道:“你说这话,是想倚多为胜,围攻我们三人吗?”

左冷禅道:“阁下来到少林,戕害良善,今日再想全身而退,可太把我们这些人不放在眼里了。你说我们倚多为胜也好,不讲武林规矩也好。你杀了我嵩山派门下弟子,眼放着左冷禅在此,今日要领教阁下高招。”

——《笑傲江湖》

一个出世、一个入世,是我对古龙和金庸两位先生的最初的印象。

金庸武侠一般是选取具体的时代背景,讲述不限于时代的普遍现象,耐心解读的话还可以分析出不少现世的隐喻。

所以人物对话上多掺杂社会关系、江湖道义,对话也常是人基于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而说出的话。

再看古龙武侠中的人物对话:

郭威道:“你就是白天羽的后人?”

傅红雪道:“是。”

郭威道:“很好。”

傅红雪道:“你找我?”

郭威道:“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傅红雪道:“我本就是来听的。”

郭威也紧握着他的刀,道:“我也是那天晚上在梅花庵外杀害你父亲的人。”

傅红雪的脸突然抽紧。

郭威道:“我一直在等着他的后人来复仇,已等了十九年!”

傅红雪的眼睛里已露出血丝:“我已来了!”

——古龙《边城浪子》

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大多围绕一种朴素的原因(如:我来找你报仇、我来找你见个高低)而展开,直来直去,简单明了。

所以,没有那么多的社会背景、复杂目的,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展开,干脆利落。

对话也只是说给自己和对方听的,多与第三者无关,也不会考虑过多社会层面的影响。

▼▼

《东邪西毒》中,古龙武侠式的对话,在盲剑客和刀客的比武桥段里,再明显不过了。

盲剑客:我就不应该来这儿。

刀客:你现在后悔太晚了。

盲剑客:留只手行吗?

刀客:不行!要留,留下你的命。

(盲剑客一剑杀死刀客)

盲剑客:你误会了。我说我不该来是因为你不是我的对手,我说留只手,你却要把命送给我。

简单的你来我往,不需要交代太多故事背景。仅仅是一人刀疾、一人剑快。话毕动手,毫不拖泥带水。

人物台词

快,也是古龙武侠中比武最常见的特点,李探花的飞刀、傅红雪漆黑的刀。

金庸描写的打斗场面大多细致入微,具体到敌我双方如何出招、如何躲避,打在哪里。

从金庸的小说里,我们可以从打斗中了解到很多身体弱点、穴道名词。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第二次华山论剑的场面:

数十招一过,黄药师又败下阵来。郭靖抢上迎敌。欧阳锋忽然哭道:“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抛去蛇杖,张开双臂,扑上来便抱。

郭靖知他将自己认作了侄儿欧阳克,听他叫声凄惨,心中又是不忍,又是骇怕,发掌要将他推开。

欧阳锋左腕陡翻,已抓住郭靖手臂,右臂将他牢牢抱住。郭靖忙运劲挣扎,可是欧阳锋力大无穷,抱得他丝毫动弹不得。

洪七公与黄药师父女大惊,一齐抢上救援。洪七公伸指疾点欧阳锋背心“凤尾穴”,要迫他松手。不料他此时全身经脉倒转,穴道全已变位,洪七公挺指戳将下去,他茫然未觉,全不理会。

黄蓉回身检起一块石头,向他头顶砸落。欧阳锋

右手握拳,自下挥击上来。黄蓉拿捏不住,石头脱手飞落山谷。

郭靖乘欧阳锋松了右手,用力猛挣,向后跃开,定了定神,只见欧阳锋与黄药师斗得甚是猛烈。黄药师插箫于腰,空手而搏。

此时欧阳锋所使的招数更是希奇古怪,诡异绝伦,身子时而倒竖,时而直立,甚而有时一手撑地,身子横挺,只以一手与敌人对掌。

黄药师全神贯注的发招迎敌,倒还不觉得怎样,洪七公、郭靖、黄蓉三人却看得心摇神驰。

可以看到,即便是多个高手一起过招的场面,金庸仍然是一招一式、一来一回都描述地清清楚楚。

再看古龙武侠中的打斗场面:

傅红雪道:“你现在是不是还想看看我的刀?”

袁青枫道:“是。”

傅红雪垂下头,凝视着自己握刀的手。袁青枫道:“你还不拔刀?”

傅红雪道:“好,先拔你的剑!”

袁青枫道:“天山剑派的门下,从来还未向人先拔过剑!”

傅红雪脸上忽然出现了种很奇怪的表情,喃喃道:“天山……天山……”

他目光已在眺望着远方,眼睛里仿佛已充满了思念和悲哀。

袁青枫道:“拔你的刀!”

傅红雪握刀的手更用力。他左手握刀,右手忽然握住了刀柄。

彭烈竟又不由自主后退了半步,翠浓美丽的眼睛似已因兴奋而燃烧起来。

袁青枫的脸上,虽然还是全无表情,但他的手也不禁握住了剑柄。“天山……天山……”

忽然间,刀光一闪!

只一闪!

等到人的眼睛看见这比闪电还快的刀光时,刀已又回到刀鞘里。有风吹过,一根根红丝飞起。

袁青枫剑上的红丝绦却已赫然断了。

傅红雪还是低着头,看着自己握刀的手,道:“现在你已看过了。”袁青枫脸上还是全无表情,但额上却已有冷汗流下来了。

你如果从这段交手过程中找打斗的过程,其实只有四个字“刀光一闪”。

古龙武侠中这种虐菜局几乎都是这样,气氛上的铺垫往往大于打斗的实际过程。

如果这种打斗场景不具说服力的话,可以看一下兵器谱排名第三、第四的小李飞刀和嵩阳铁剑的决斗的名场面。

风吹过,卷起了漫天红叶。

枫林里的秋色似乎比林外更浓了。

剑气袭人,天地间充满了凄凉肃杀之意。

郭嵩阳反手拔剑,平举当胸,目光始终不离李寻欢的手。

他知道这是只可怕的手。

李寻欢此刻已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他头发虽然是那么蓬乱,衣衫虽仍那么褴褛,但看来已不再潦倒,不再憔悴。

他憔悴的脸上已焕发出一种耀眼的光辉。

这两年来,他就像是一柄被藏在匣中的剑,韬光养晦,锋芒不露,所以没有人能看到它灿烂的光华。

此刻剑已出匣了。

他的手伸出,手里已多了柄刀!

一刀封喉,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

风更急,穿林而过,带着一阵阵凄厉的呼啸声。

郭嵩阳铁剑迎风挥出,一道乌黑的寒光直取李寻欢咽喉,剑还未到,森寒的剑气已刺碎了西风。

李寻欢脚步一溜,后退了七尺,背脊已贴上了一棵树干。

郭嵩阳铁剑已随着变招,笔直刺出。

李寻欢退无可退,身子忽然沿着树干滑了上去。

郭嵩阳长啸一声,冲天飞起,铁剑也化做了一道飞虹。他的人与剑已合而为一。

逼人的剑气,摧得枝头的红叶都飘飘落下。

离枝的红叶又被剑气所摧,碎成无数片,看来就宛如满天血雨。

这景象凄绝。亦艳绝。

李寻欢双臂一振,已掠过了剑气飞虹,随着红叶飘落。

郭嵩阳长啸不绝,凌空倒翻,一剑长虹突然化做了无数光影,向李寻欢当头洒了下来。

这一剑之威,已足以震散人的魂魄!

李寻欢周围方圆三丈之内,都已在他剑气笼罩之下,无论任何方向闪避,都似已闪避不开的了。

只听“叮”的一声,火星四溅。

李寻欢手里的小刀,竟不偏不倚迎上了剑锋。

就在这一瞬间,满天剑气突然消失无影,血雨般的枫叶却还未落下,郭嵩阳木立在血雨中。

他的剑仍平举当胸。

李寻欢的刀也还在手中,刀锋却已被铁剑折断!

他静静地望着郭嵩阳,郭嵩阳也静静地望着他。

两个人面上都全无丝毫表情。

但两个人心里都知道,李寻欢这一刀已无法再出手。

小李飞刀,急如闪电,就因为刀锋破风,其势方急,此刻刀锋既已折断,速度便要大受影响。

这柄刀纵然出手,也是无法伤人的了。

常胜不败的小李飞刀,此刻竟是有败无胜。

李寻欢的手缓缓垂下。

最后的一点枫叶碎片也已落下。枫林中又恢复了静寂。

死一般的静寂。

郭嵩阳长长叹息了一声,慢慢地插剑入鞘。

他面上虽仍无表情,目中却带着种萧索之意,黯然道:“我败了!”

古龙小说中,实力差距悬殊的对战往往在刹那间结束,就像《东邪西毒》中盲剑客与刀客的对决那样,没人看到他是怎么出招的,而对方已经倒下。

△一招制敌

如果是实力相当的高手对决,往往对氛围刻画的更加浓郁,招式往往也都是次要的。经常是战斗结束,读者仍然不知道胜败,还需要作者最后给出结果。

简单来说双方交手的过程就是:一方静止-另一方静止-你来我往的对话-短暂的刀光剑影-双方又归于静止。

△快速出手

《东邪西毒》中除了刀客与剑客的决斗之外,就是盲剑客或洪七与马贼的战斗场面。

前者属于古龙风格没的说,那后者显然是王家卫镜头语言与金庸武侠打斗场面的综合表现。

镜头语言上是王家卫惯用的慢门拖影效果,《重庆森林》、《堕落天使》里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形式。

我们只能隐约看出打斗的动作,整场打斗看起来犹如一个醉翁拿着一支大笔书写狂草,让人眼花缭乱。

独白和箴言

除了以上古金风格的对比外,《东邪西毒》里还有很多古龙作品的特点。

如大段的具有饱经沧桑感的人物独白,古龙小说里经常会有“一个人如何如何、男人如何如何、女人如何如何”的人生感悟,这在金庸小说里是很少见的。

而在《东邪西毒》中出现人生感悟的次数却很多。

一个人受到挫折,或多或少会找个借口掩饰自己。其实慕容燕、慕容嫣,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两个身份,在这两个身份后面,躲藏着一个受了伤的人。

有人说一个人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那年开始,我忘记了很多事情,唯一有印象的,就是我喜欢桃花。

每个人都会为一些东西而坚持,其他人看会觉得是浪费时间。但是她却觉得很重要。

其实杀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一点也不麻烦。我有个朋友,他武功非常好,最近生活上有点困难,如果你能给他一点钱的话,他一定能帮你杀了他。

别以为要欺骗一个女人是很容易的事,越是单纯的女人越直接,她知道她丈夫根本没有离开,因为洪七是不会抛下他的骆驼不理。

我曾经象你一样,一心打天下,以为能抛下自己的女人,谁知道等我回家才发觉,她做了我嫂子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

——《东邪西毒》

在古龙的武侠小说里,就更是随处可见了。

这世上有很多种事很奇妙。

譬如说:愈丑的女人愈喜欢作怪,愈穷的人愈喜欢请客。

这世上大多数人本就是为了别人而活着的——有些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也有些是为了自己所恨的人——这两种人都同样痛苦。

“女人若要做一件事,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她去做,她自己很快就会觉得这件事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有趣的。”

但茶只要是滚烫的,喝起来总不会令人觉得难以下咽,这正如女人,女人只要年轻,就不会令人觉得太讨厌。

一个人若认为自己是神,那么他也许就正是最愚昧的人。

久历风尘的女人,若是真的想找个归宿,岂非总是会选个老实人的。这至少总比找个吃软饭的油头小光棍好。

他现在像是个受伤的人,但只要他还活着,无论伤口多么深,都总有一日会好的。

有时人就像是一只被蒙着眼睛推磨的驴子,生活就像是一条鞭子。

当鞭子抽到你背上时,你只有往前走,虽然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为止。

——古龙武侠

意象与符号化

以小的意象反映人物内心,这种例子在古龙武侠中很多见,如李探花经常刻的木偶,叶开数清了树上的梅花。

在《东邪西毒》中也同样能够看到,如与慕容嫣/慕容燕同时出现的鸟笼,剧中人物多次提到的桃花。

符号化,几乎发生在每个古龙武侠世界主角的身上。

如总是坐在客栈角落里能看到整间客栈的位置,手里拿着一柄飞刀刻木偶的李寻欢。苍白的手,漆黑的刀的傅红雪。以及总是用“树叶的叶,开心的开”做自我介绍的叶开。

《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和大嫂也非常的符号化。欧阳锋是帮人解决麻烦的中间人,所以总是对价钱看的很重。

大嫂与欧阳锋为情互相折磨,她手中经常拿着一朵花,看似平静却掩饰不住内心的矛盾。

视觉效果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东邪西毒》的视觉效果,尤其是08年修复上映的《东邪西毒:终极版》。

高配阵容出演,结合壮美的大漠风光,加上画面的后期处理,实在是惊艳,仅凭这一点我还可以看很多遍。

△演出阵容

美得过分,多放一些截图过来:

如果你也对这部电影感兴趣,不妨试一下在后台回复『东邪西毒』。

E

N

D

点“在看”和好友一起看▼

王寓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zz/4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