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快意的江湖最不洒脱的英雄丨21读书

每周一本书

让阅读,丰满人生

21君:《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很多人心中江湖的起源地。

水浒传中的江湖,实在是谈不上快意,反而多了几分人在屋檐下不低头的憋屈之感。更多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昏暗的世俗条例压在身上。然而,即使如梁山好汉一般身负诸多繁累的英雄,既有傲骨,便当得起英雄二字。既有恩仇,便合该快意了断。

来源丨本文内容综合选自《快意江湖:彩绘水浒传》

编辑丨黎雨桐;实习生思纯

图片来源丨电视剧《水浒传》剧照

这世上最悲伤的事情,不是美人迟暮英雄白发,而是美人年华正好却容貌尽毁,英雄正值盛年却庸碌无为。

题记

1.当我们谈论水浒传

提起水浒传,你会想到什么?

是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各具特色有血有肉的一百零八将?

是武松还是林冲?亦或是是鲁智深?还是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故事情节?

诸如武松景阳冈打虎的英姿、林冲夜奔的凄绝以及鲁提辖三打镇关西的豪侠义气的精彩画面是很多人对于水浒传的全部记忆。

记得以前跟着老爹看水浒,最让他扼腕的就是宋江一意孤行的同意招安,让他扼腕不已。

那么多血气方刚的英雄好汉、烈火烹油的精彩故事,因为一场招安,成了替死鬼和闹剧。

老爹和我后来认识的很多人都认为梁山好汉们各个身怀绝技,不是武艺高强,就是力大无穷,还有的智谋无双,若是能够一鼓作气,翻了朝廷,说不定会有大圆满的结局。

2.并不快意的江湖

这就是《水浒传》这部书的坏处了,它把书中的人物写的太好了,太生动、太传神、太让人喜爱。因此很难让人把他们放进他们生活的时代中来看待。

很多人看水浒的的时候都对其中角色的经历和感情感同身受,只会觉得世道黑暗,合该闯上一闯,斗上一斗,杀上一杀。

可是总在不经意间忘记了,作为一个旁观者,你其实对他们的江湖一无所知。

水浒传中的江湖,实在是谈不上快意,反而多了几分人在屋檐下不低头的憋屈之感。

即使在最具江湖特色的水泊梁山上,聚集的好汉大多是被逼无奈才投上梁山的。如果可以做个平安喜乐的普通人,想必他们也不愿意入梁山。

虽说快意江湖,但除了孑然一身的浪子,谁愿意终身漂泊无依沉浮于江湖之中呢?

电视剧《水浒传》剧照

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畅快豪迈太让人热血沸腾,几乎使人忘记身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无奈。

英雄们快意恩仇的时候的感觉太过畅快,以至于让人忘记了还有昏暗的世俗条例压在身上。

宋江杀妻、武松杀嫂、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纵使有正义的理由,也还要受王法压制摆弄。可是在弄权者颠倒黑白的世道里,王法不过另一些人的玩物。

从这个方面看金庸古龙的江湖简直可以算作是天堂。

在金庸和古龙的江湖中朝堂的存在感和作用实在是微小。

没有一个大侠因为手上沾了人命官司被下狱流放,也没有一个大侠因为打死一个无赖而不得不开始逃亡生涯,更没有一个大侠的妻子被不学无术好色无能的纨绔子弟折损侮辱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3.并不潇洒的英雄

在多数中国人眼中,梁山好汉们是良善的、强大的、重情重义的。

他们急公好义,路见不平一声吼;

他们武艺高强,拳打猛虎镇山岗;

他们智谋超群,连环巧计截取生辰纲。

因此,很多人会遗忘,在他们的世界中,他们只是一群落草为寇的强盗,一群无家可归的浪子,一群被逼无奈的可怜人。

境况憋屈,这也许是水浒传中人物被称为好汉而不是大侠的原因。

好汉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普通人,不会醉抚琴,不能仗剑天涯,也无法做到笑傲江湖。

归根到底,他们也不过是力气大一些或者打架厉害些的普通人,和每天想着升职加薪五斗米的你我一样,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好好过日子罢了。

电视剧《水浒传》剧照

朝廷昏聩,奸臣当道,豪绅欺世,恶霸横行,所有人,哪怕连一些英雄自己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世道。

林冲风雪山神庙之前,谨小慎微,未做过一件出格之事,哪怕被陷害刺字流放也不曾说过怨言,被酷吏折磨虐待还要替他们求情。

鲁智深三拳打死了郑屠,第一反应便是逃跑。

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这些英雄实在算不上“伟光正”,反而有些懦弱和无赖。

因此,《水浒传》中的英雄,比起我们在金庸古龙笔下见过的大侠掌门浪子剑神之类的实在是算不上显得相当狼狈了。

4.说英雄,谁是英雄

那么,《水浒传》中的好汉们算不得英雄吗?

不,他们当然还是大英雄。

水浒中人人皆苦,梁山好汉们大都是被严苛的世道逼得不得不上了梁山。

可是,他们之所以上了梁山,不仅因为世道所迫,也因为想要坚守心中的正气和侠义。

若武松不是坚持想要为兄长报仇,也许不会先杀潘金莲后杀西门庆,更不会到阳谷县自首。

若林冲是陆谦那样的小人,在高衙内看上自己妻子只是说不得会干出“卖妻求荣”的丑事,如何来被陷害刺配沧州,风雪山神庙,夜奔上梁山?

若鲁智深不为金翠莲父女的遭遇所动,一怒之下打死郑屠户,又怎么会成为后来的花和尚鲁智深?

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智深剧照

世道混乱如此,却并不能阻挡那路见不平那个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热血。

很多时候,我们拼尽全力都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拼尽全力不让世界改变自己。

还记得《打渔杀家》中落魄的阮小七与女儿化名隐居,打渔为生。为人处世时时刻刻隐忍退让,那兢兢战战不愿惹怒渔霸生气的可怜面孔,让人仿佛一口闷气卡在嗓子眼,憋屈的厉害。

这世上最悲伤的事情,不是美人迟暮英雄白发,而是美人年华正好却容貌尽毁,英雄正值盛年却庸碌无为。

若是如此,那么美人和英雄都有已经名不副实。试问哪有面目可憎的美人;懦弱无能的英雄?

他们的江湖也许更加黑暗,也许更加残酷,也许更加让有身不由已的无力感。但他们胸中的侠义却并未因为经历坎坷世道昏暗而消逝。

当阮小七在忍无可忍之下怒杀渔霸,此情此情,与当初林冲在山神庙提枪刺死陆谦等人何其相似。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江湖黑暗世道昏聩,正是因为他们本身只是一心向往日常生活的普通人,他们最后的反抗,才显得更加珍贵和快意。

电视剧《水浒传》中阮小七剧照

既然已经被逼到退无可退的境地,自己又不想要改变自己来适应这昏暗污浊的尘世,那何妨拼死一搏?就算不能搏出个柳暗花明,至少也能以死明志。

这是英雄的傲骨,有了,自然是英雄,没有便是狗熊。

徐老怪曾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提出自己对江湖的理解:只要有人,就有江湖。

可倘若没有英雄儿女快意恩仇,那这江湖未免也太过寂寞。

正如同英雄离不开江湖,江湖也离不开英雄。

快意江湖,归根到底,是江湖中的英雄好汉在江湖中快意恩仇。

即使如梁山好汉一般身负诸多繁累的英雄,既有傲骨,便当得起英雄二字。既有恩仇,便合该快意了断。

5.日本人眼中的水浒传

在日本,说到水浒传,知名度远远不及同样身为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

日本喜欢三国而厌恶水浒传,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日本和我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在对“以下犯上”这样的谋反行为都有着天然的抵触。但是,不同于中国对于“明君”有诸多要求,日本对于类似于“天皇”这样的统治阶级或者上级是无条件的服从和崇敬的。

如同《菊与刀》中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天子和文武百官之流之所以能够享有统治地位,是因为他们实行仁政或者具有仁义的品格,但是在日本却不然。事实上,日本并未接受“仁”作为判定一切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在日本人看来,仁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若是上位者拥有,自然应该歌颂赞美,但是若是上位者没有,也没有关系,因为“仁”就如同为慈善事业捐款一样,并不是必然的要求。

因此,日本人认为对天皇及其他的上位者进“忠”是无条件的,理所应当不问缘由的,并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改变的。

日本古代农民暴动反抗的是地方豪族而非天皇

这种观点在一些日本电影中就有体现,比如日本电影泰斗级人物黑泽明的代表作《七武士》,讲的便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个深受强盗之苦的村庄在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去寻求武士的帮助。

这本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身份高贵的武士是不可能去保护性命卑贱如蝼蚁的村民的,但是阴错阳差之下,居然真的找到了七个流浪的落魄武士,其中更是不乏武艺高强之人。

他们尽心尽力的训练教导村民防卫强盗,搜集武器。

有一天,村民们抬出了好几筐武器,立即有心思缜密的武士看出不对来。这些刀剑中不乏精品,这些村民是绝难弄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村民趁着流浪到此的武士落单或者疏忽之时杀死他们,拿到了武士的刀剑。

想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武士愤怒又心寒,纷纷表示要将这些狡猾且不知好歹的村民屠杀干净。却丝毫不提及,是因为很多流浪武士肆意斩杀平民、抢夺粮食、强奸妇女才使得村民奋起反抗!

在这个故事中,村民同样因为受尽残暴凌虐最终选择反抗,可他们的反抗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因为武士的等级比他们高,他们理应表现出忠诚和顺从。

在明治维新之前,武士作为贵族的护卫者或者本身便是贵族,享有公然佩刀的权利,还可以在街上随意斩杀平民。

这在我们看来也许非常的不可思议,可却是活生生的日本史。

因此,在日本人看来,水浒传讲的不过就是一帮子匪徒强盗如何集结并最终覆灭的故事。他们很难体会到我们对于水浒传的那种奋起反抗的快意和英雄团体覆灭的悲壮感。

不过,有一个人改变了《水浒传》在日本籍籍无名不受待见的情况。

他就是日本浮世绘的集大成者——歌川国芳。

歌川国芳的成名作,正是他在29岁的时候绘制完城的《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的浮世绘肖像。这些具有鲜明的浮世绘风格梁山好汉,色彩鲜艳热烈,图纹繁复精美,形象夸张,但动态感十足。因为兼具装饰效果和艺术内涵,一时风靡日本。

正是歌川国芳浮世绘中生动的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的形象使得很多人开始了解水浒传中这些为了平民仗义出手的英雄好汉,而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来说,这样的英雄和他们原本大力推崇的为了主公展现出英勇和智慧的弁庆类的武士道英雄是完全不同的。

《快意江湖:彩绘水浒传》中所附日本水浒人物图

也正是在这一时代,一些流氓和黑社会中的“强盗的荣誉”也有了“仁义”的含义。不法之徒在惩处那些理应受罚的不良行为之时,也可称之为“行仁义”。

很难想象,对于一部书,甚至一个团体的刻板印象会因为几幅美丽的画作而彻底改观。绘画艺术的魅力可见一斑。

6.清代民间画师

张琳的工笔重彩水浒人物

在同一时间的中国,热爱水浒传的民间画家不知凡几。好几位当时的名画家都曾完整的画出自己心中的水浒传将。

与日本大胆艳丽的用色和追求画面景物丰富的“满”不同,中国的人物画更倾向于使用细腻的线条刻画栩栩如生的表情,使用浅淡的颜色和大量的留白来突出人物的神态。

《快意江湖:彩绘水浒传》中张琳绘水浒人物图

清代张琳为梁山将所做的工笔肖像细腻传神,最能体现中国清代人物肖像画的神韵。

历史上为水浒人物绘画作传者不乏其人,以陈章侯的《水浒叶子》最为知名,稍显遗憾的是《水浒叶子》为黑白素描图,在如今看来略显单调。

赠书福利

《快意江湖:彩绘水浒传》选取了收藏于南京图书馆、清初年间民间艺人张琳所绘《水浒传人物图像》和日本江户时期有“浮世绘鬼才”之称的歌川国芳所绘《浮世绘水浒人物图》共张彩绘图,并为每一位人物作一小传,增加评点注释,勒为一书。可以说集阅读与欣赏、文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既可方便现代人阅读这部经典名作,亦可作为国学亲子读物。

一部传世年的经典著作,两个古老国度,两部各有千秋的传世画作,每幅图画都配有人物小传,生动易读,是快速阅读、温习《水浒传》的上佳之选。一部经典,两个国度,带你重温经典,领略一场快意江湖的“水浒”之旅。

《快意江湖:彩绘水浒传》

作者:[清]张琳绘

张睿著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现在,21君给大家谋福利啦,免费送书!

如何获得?

在本期周末读书下面留言,获得点赞数第一名(点赞数需不少于70)的读者将获得赠书一本,同时,21君会在前二名以外挑选部分留言走心的读者,也免费赠送《快意江湖:彩绘水浒传》一本。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每四期连续赠书的活动中,同一读者只能获奖1次(同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xw/7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