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捷,年出生,河南沁阳人。别署让庐、简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河美术”展览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朱培尔工作室成员。
金石晴霁,精微藏密
——小议乔捷书法
朱培尔/文
康南海在谈及其书写《广艺舟双楫》初衷时说:“翻然捐弃其故,洗心藏密,冥神却扫,摊碑摛书,弄翰飞素,千碑百记,钓午是富。发先识之覆疑,窍后生之宦奥,足无用于时者之假物之游戏莫也。”这种发愿,来源于书法本身对人的吸引,这种吸引造就一种新的书写-心理结构,像是春蚕吐丝般地吐纳和升华。显然,对于乔捷来说,他的书法创作内含多种可能。
书法虽为一技,然而它包蕴着自然人生之理。书者,如也。亦如品德,又如心性。不囿于法,艺术化人生与人生艺术化才应该是书法家要应该思考的命题。传统对于书法的诠释更多地附着于书法的功能性,而实际上书法已然逐渐被这个时代所疏离,乔捷的书法试图以自己多种面向的实践去体验这种价值。
乔捷早期书法实践,以二爨、北朝墓志铭入手,又在《毛公鼎》《散氏盘》《张迁碑》《石门十三品》和汉砖铭上用心很多,所以他的书法线条滞涩,以北碑的生动硬朗为形,古怪精灵的结字造型,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分布,对比强烈的笔墨情趣,形成了独有的书写面目和表达方式。近年来,他钟情于伊秉绶的作品,无论隶书还是行书。包世臣《艺舟双楫》谓:“余初识宁化伊墨卿太守秉绶于袁浦。墨卿,刘诸城之弟子也。因曾问诸城法,太守曰:‘吾师授法曰:指不死则画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即古龙精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传也。”墨卿的书法由此可见,是浑厚团云一脉。乔捷把墨卿对于隶书的线条运行之中段精微之处化作一团凤眼隽云,沉重而不失灵巧。对于行书的创作,他不仅将墨卿的灵动尖柔融入书写,还将金农手札中的隽永沁入笔墨,达到一种既生动又华滋的风格。
众所周知,墨卿源于鲁公元气淋漓的生命信息和一以贯之的语言特征,这种语言特征被乔捷扑捉,并加以创造。这来自他对于笔法的娴熟技巧和早期对于汉碑和北碑的实践。墨卿行书“笔笔中锋,不露圭角,蕴含凝重,行笔无不如意。”而乔捷在汲取这种用笔中,用加入了偏侧的用笔,这使得线条的金石感觉更强。而这种生动,又无意间与金农的手札作品灵犀想通,所以行书的创作,对于乔捷而言是一种书写中的偶然获得。而据谢章铤《睹棋山庄词话》载:“墨卿每朝起学笔画数十百圈,自小累大,至匀圆为度。盖谓能是,则作书腕自健。”实际上,墨卿的精神来源于三代篆籀,这种圈圈似乎是书法在纸上运行的某种咒语。
在书法史中,清末的金石、碑学书法思潮将书法的审美推到前所未有的开放状态,这种将三代铜器、金石碑碣的自由与克制为特性的审美,带到现代人的人性中间。乔捷目前的书写顺应了这样的思潮,而且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尖柔的线条在章法中的作用,以及篆书的轻松徒手如何将铸浇铜水的凝固线感化解,如何将墨卿分书的书写扩大化,如何将明清篆隶的格调参入秦汉而变得更加高古而富有时代气质,这些都是乔捷一直思考并不断尝试解决的问题。
书法之外,乔捷用心绘事、篆刻,这无疑带来另外一种进入书法的门径,这三种艺术互相补充,不分你我。带来乔捷书画印金石晴霁,精微而藏密的素质和格调。
WORKSAPPRECIATION
作品欣赏
“月斜风散”联cm×32cm×2
节临《毛公鼎》cm×35cm
佛像题跋69cm×69cm
《世说新语·贤缓》数则27cm×95cm
“曾因生怕”联cm×24cm×2
《斗鸡砖》题跋cm×60cm
陈鸿寿《春草》cm×44cm×4
“秋水词源”联cm×24cm×2
“司马右军”联cm×23cm×2
“兰气竹声”联cm×34cm×2
“常未以不”联cm×23.5cm×2
“书有门容”联cm×22.5cm×2
“艺苑琴窗”联cm×23cm×2
隶书扇面30cm×60cm
“甘棠行苇”联68.8cm×17cm×2
“皇祖子孙”联cm×34.5cm
“花木琴书”联cm×24cm×2
《湖荡》23cm×63.5cm
“动如静若”联cm×11.5cm×2
长物志24cm×cm
让庐(附边款)
州南渡税场记嵎堂乔记(附边款)二少爷金石寿后记空格钟情书画篆刻近二十载,岁月蹉跎,不觉已过而立之年。
空格回想学书之初,思想专注,心无旁骛,一日不书,寝食难安,常叹有好实可累此生。既长,双亲常催促终身之事,我亦与之时有辩解,当时心中有愧而无以言表。书画一道,高深莫测,修心修身,甘苦自知。现家中贤媛甚好,对吾之嗜支持甚佳,家中棉袄体健欢可,父母康健,家庭幸福,惟有辛勤笔墨、躬耕砚田则难以答恩。
空格学书始于汉碑,后寻探民间书风,近年来对墨卿先生书风尤为深爱。先生书法格高气古,醇厚质朴,有盛唐之气韵,清贵大方乃福瑞之象也。得先生书风浸淫,颇有感悟,检选近作,多以墨卿先生书风展现,敝帚自珍,诚望师友鞭策指正。
空格是为记。
乔捷于让庐
《让庐集》
由天扬文化设计制作,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分享是一种好习惯
END
致力专业承传文化
品牌形象/书籍装帧/活动策划/艺术推广
-天扬文化设计工作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