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侠友问及,看到的一段古龙先生的经典名言,希望知道出处。
“生命中纵然有欢乐,也只不过过眼的烟云,只有悲伤才是永恒的,一个人的生命本就短暂,无论谁到头来总难免一死,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挣扎奋斗?为什么不明白只有死才是永恒的安息。”
庄主第一反应,就是《天涯·明月·刀》。
《天涯·明月·刀》是古龙年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该作品代表着古龙武侠小说创作的高峰水准,属于小李飞刀系列小说之一。古龙为求变革武侠小说,刻意在本作品里渗入散文诗的句法。
不过,这部小说也被古龙先生认为是最痛苦,受到的挫折最大的作品。
(一)《天涯·明月·刀》:古龙最痛苦,受到的挫折最大的作品
《天涯·明月·刀》于年在《中国时报上》连载,总共只推出45期。至“孔雀终于走进了这屋子,走进来的时候,他的手已缩入衣袖,指尖已经触及了孔雀翎”处既终止,后面内容惨被腰斩。
究其原由,有这样几种说词:
1,“《天涯·明月·刀》连载於‘人间’副刊竟被腰斩,原因是许多读者不习惯古龙的快节奏,蒙太奇笔法,去函报社表示要‘退报’,吓得报社老板请出东方玉等武侠家连载,而中断了古龙的作品。”(陈晓林《关于古龙全集的一些疑问及回答》)
2,“因文风跳跃,读者大惑,东方玉等人趁机向老板施加压力,报社被迫腰斩古龙。”(曹正文《在古龙读书的地方》,转述陈晓林语)
3,“大作家常常脱稿断稿,纪律不彰,加上也不是太受欢迎,我的主编上司忍痛腰斩了小说连载。”(詹宏志《第一件差事》)
4,“后来古龙红了以后,有点想写哲学的东西,于是写了《天涯明月刀》,在《中国时报》连载。余纪忠看了之后,可能觉得在武侠小说里谈人生谈哲学,节奏太慢了,很不满意,下令停了他这本小说的连载,所以这本小说最后没有写完。”(张文中《薛兴国访谈》)
曹正文转述陈晓林的话,和陈晓林本人所说的基本一致,但进一步指出东方玉等人是主动落井下石,而非被动接受邀稿。詹宏志提到连载腰斩的一部分原因是古龙“常常脱稿,纪律不彰”,从腰斩后古龙的痛苦回忆来看,中国时报在其心目中是非常有份量,常常脱稿到不至于。但这也算詹的一家之言,聊以记录。薛兴国与前几者的说法可以相互印证,他口中的“余纪忠”就是中国时报的老板,一个很有背景的人。
综合各家说法,《天涯明月刀》的写作手法在当时不被某些人接受应该是事实。
古龙亦曾坦言,“而一部在我这一生中使我觉得最痛苦,受到的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
(二)古龙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确实,“后来古龙红了以后,有点想写哲学的东西,于是写了《天涯明月刀》。”这反映了古龙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以傅红雪与钟大师的对话为例:
傅红雪道:“琴弦无辜,人也无辜,与其人亡,不如琴断。”
钟大师道:“我不懂。”
傅红雪道:“你应该懂的。可是你的确有很多事都不懂。”
他冷冷地接着道:“你叫别人知道人生短促,难免一死,却不知道死也有很多种。”
死有轻于鸿毛,也有重如泰山的,这道理钟大师又何尝不懂。
傅红雪道:“—个人既然生下来,就算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死得安心。”
—个人活着若不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又怎么能死得安心?
生命的意义,本就在继续不断奋斗。只要你懂得这一点,你的生命就不会没有意义。人生的悲苦,本就是有待于人类自己去克服的。
(三)傅红雪:新的生命
庄主一直不认为,《九月鹰飞》里叶开的“爱是宽恕”就让傅红雪获得了新生。在《天涯明月刀》中,已经是中年人的傅红雪,还在思考、探索生命的意义。
“活着不是耻辱,死才是!”说这话的傅红雪开始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所以,才有了傅红雪对公子羽必胜的把握:
傅红雪道:“你什么都有,只少了一样。”
公子羽道:“哦?”
傅红雪道:“你已没有生趣。”
所以,傅红雪的结论是:没有生趣,就没有斗志。所以你若与我交手,必败无疑!
怎么说呢,庄主读到《天涯明月刀》的结尾傅红雪与公子羽的对决,感觉在傅红雪的身上,已经有了西门吹雪的影子。
西门吹雪是个自信的人,他一生都没有败过。
傅红雪的自信,也让不可一世的公子羽不战而败。更重要的,是傅红雪找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