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迁徙与多发性硬化症关联

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月30日报道,通过对古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测序并与现代样本进行比较,一个国际专家小组绘制出了基因和疾病随着人口迁徙而传播的历史图谱。这一令人惊讶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为人们从生物学角度认识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由剑桥大学的埃斯克·威勒斯莱夫、哥本哈根大学的托马斯·韦尔厄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拉斯穆斯·尼尔森领导的大型国际团队参与了这项研究。报道称,研究小组找到了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起源,也找到了如今北欧人患这些疾病的比例高于南欧人的原因所在。已知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的基因可以追溯到当时的狩猎者和采集者。新研究发现,能显著增加多发性硬化症患病风险的基因是在大约年前由从东部迁徙而来、放牧牛羊的牧民引入欧洲西北部的。通过分析在欧亚大陆有文献记载的地点发现的古人类骨骼和牙齿中的DNA,研究人员追溯了该疾病从庞蒂克草原(该地区包括现在的乌克兰、俄罗斯西南部和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起源的地理分布。他们发现,与多发性硬化症发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与颜那亚人的迁徙路径相同,颜那亚人是穿过庞蒂克草原迁徙到欧洲西北部的放牧者。这些基因变异为这一群体提供了生存优势,很可能保护他们免受牛羊传染病的感染,但也增加了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研究样本的年代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维京时期,其中最古老的基因组属于一个生活在大约3.4万年前的个体。这些发现解释了南北梯度现象——即北欧的多发性硬化症现代病例为何是南欧的两倍左右,而这一直是研究人员心中的一个谜团。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颜那亚人被认为是今天欧洲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祖先,而他们对当今南欧人口的遗传影响要弱得多。先前的研究发现,有种基因变异会增加罹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这些变异也受到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存在会使患病风险增加约30%。新研究发现,这种多发性硬化症的现代遗传风险特征也存在于几千年前的人类骨骼和牙齿中。报道称,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大脑和脊髓中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层”。研究人员在过去五年中创建了一个独特的古老DNA基因库,通过对该基因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了这一新发现。研究小组现在计划研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以及精神疾病,包括多动症和精神分裂症。(编译/刘丽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xw/12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