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庸到古龙到凤歌

倘若凤歌早生四十年,或许今天的地位可与梁羽生、温瑞安、卧龙生等一争短长。

最早读到武侠小说,是一本早已忘记名字的小书,感觉就是进入了一个怪力乱神的奇异世界。

后来读到金庸,从此曾经沧海,好几年的时间里对其他武侠小说完全读不进去。

比如梁羽生,逻辑性不足,情节套路化实在太严重,看过几部之后便没了新鲜感。嗯,还有那句描写不可描述之事的”实现了生命的大和谐”,更是一个常被读者开涮的例子。

虽说被称为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创者,但梁羽生的套路似乎更接近旧时的章回体小说。

后来者金庸则几乎以一人之力将武侠小说提高到了通俗文学的高度。当年热度之高,甚至有人提出”金学”二字。金庸本人还是很谦虚的,他坦言自己并未奢望自己的小说能与正统文学相提并论。但他心中,对自己的十五部武侠小说还是很重视的。

金庸最初在报纸上连载小说,每天写几百字,旧版作品不可避免存在不少漏洞。但六七十年代,他花了十年时间对自己的武侠小说修订,此后又修订过好几次。

从《书剑恩仇录》到《射雕英雄传》到《天龙八部》再到《鹿鼎记》,金庸不断推陈出新求新求变,对自己也是不断突破,这就非常难得了。

传统武侠小说基本已被他写尽,别人很难再有突破。读完金庸之后再回头找梁羽生卧龙生等人作品,感觉味同嚼蜡,似乎失去了武侠小说的魅力。

直到古龙的出现,是为一变。

也许只有古龙这样的浪子,才能另辟蹊径,在传统武侠小说里走出一条这样与众不同的道路。只是古龙不像金庸那样严谨,他的作品质量无法持续,良莠不齐。

《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白玉老虎》水准极高,百读不厌,《欢乐英雄》更是对完成对自己超越,堪称珍品,但他也有不少滥竽之作,让人完全读不进去。

八九十年代,武侠小说没有新的发展。至此,为人们所熟悉的武侠小说,都来自港台作家。

然后直到新千年,大陆出现了凤歌的《昆仑》。

许多人对《昆仑》评价极高,记得有一位文学教授讲到,也许若干年后说起《昆仑》,我们会像今天评价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的意义一样。

《昆仑》的体量与金庸的几部长篇差不多,个人的观感是,是优秀的武侠小说,但终究没有脱出前辈创下的窠臼。

从文笔到人物到故事,凤歌模仿金庸的痕迹实在太明显。

主角梁萧常被读者戏称为数学系的杨过。确实很像,都是年幼失孤,都是聪明绝顶,都是性情激烈,都是姑娘见了误终身。

像金庸通常的做法一样,凤歌将3故事置于南宋末年宋元相争的风起云涌背景下,江湖风云与国仇家恨互相交织激荡。

《昆仑》长达数十万字,时间跨度数十年,又牵涉时代剧变,但故事框架仍略显单薄。回想起来,基本围绕天机宫、梁萧、萧千绝、西域豪客、云殊、释天风一干人展开,与《神雕侠侣》比较相似。

不过话说回来,凤歌能写到这样的水准,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作者文笔老道,传统文学修养也很好,如果放到七十年代,足以一枝独秀,超越大部分同侪。

当然话说回来,没有金庸珠玉在前以为借鉴,或许凤歌根本无法写出《昆仑》。

新时代大陆武侠小说网作家,除了凤歌还读过一部沧月的《七夜雪》。

小说风格确实很女性化,文字温柔唯美,但无论想象力还是故事的复杂度,都无法与《昆仑》相提并论。

记得还有一位女作者叫步非烟,声称要革金庸的命,创造出颠覆性的新时代武侠——个人感觉是,好像听到有人要革曹雪芹的命,写出超越《红楼梦》的古典小说来一样。

还是孔庆东讲的中肯些,金庸写的太成熟太全面了,后人几乎注定无法超越。最多只能另起炉灶,比如朝玄幻小说方向发展(凤歌的《沧海》便是个例子),但严格来说,那已经不能称之为武侠小说了。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白颠疯病初期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wh/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