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金古并称是新武侠小说的一大盛事。而两位大师的名号,也几乎成为了武侠小说的代名词。
今天再看,金庸和古龙,其实是截然不同的创作。
金庸在他堪称伟大的文笔之下,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很陈旧、腐朽的旧侠义小说的内核,而古龙的小说,则要现代得多。
金庸的旧与古龙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道德观念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最常为人诟病的,就是人物道德感的模糊。黄蓉胡乱伤人、任盈盈草菅人命、赵敏残害中原武林、杨过害死襄阳小兵、韦小宝迷奸诸女、丁当随手杀死侍剑……这些作为正面角色塑造的人物在“改邪归正”后,不仅没有付出什么代价,而且几乎都没有体现出自己的忏悔。
金庸对于“恶人”的宽容,殊堪玩味。男主角的“妖女”女朋友之外,足够强大的大反派也往往会受到他的偏宠。欧阳锋恶贯满盈,但却在神雕侠侣中,被他赐予善终;萧远山滥杀无辜,真相暴露后,也马上被萧峰宽恕;
在金庸的小说继承了许多古典小说的理念,路人甲、宋兵乙,很多时候其实是不被当做人来看的。和《水浒传》中,被李逵顺手砍杀的路人、随手摔死的孩子一样,只是一种符号,是大侠成大事的一个数字而已。
但在现代,随着人人平等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其实很令人不舒服。
反之,古龙的作品中,对主角之外的生命的与尊重,则得以处处体现。上官金虹最终死在了小李飞刀之下,而公子羽也被傅红雪摧毁了支撑终身的信念。善恶有报,而并不是简单地交给命运。
武侠小说的正义,源自于对他人的尊重与同情。金庸的精英意识,正注定了他的狭隘与落伍。
2、侠义思想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金庸作品中最有名的侠义思想。
但其实这种“大侠”,与展昭甚至黄天霸这种为清官效忠的“鹰犬”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金庸几乎没有深入探讨过。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侠者行刺当权者的情节,陈家洛刺杀乾隆、袁承志刺杀皇太极、郭靖刺杀成吉思汗、韦小宝刺杀康熙……最终无一例外地失败,并且失败的原因,往往是侠者从心里被政治家的雄心抱负折服。
其实侠者为什么要去参与政治?只是为了衬托帝王的伟大吗?金庸的心里,一直有传统文人的入仕追求,但种追求一旦放入到“以武犯禁”武侠小说中,其实就变成了的“制度与个体”的双重妥协和“程序正义与过程正义”的双重破坏。
与之相比,在古龙的更简单的作品里,江湖人只需待在江湖,反而变得更为纯粹。李寻欢只是为了守护爱人与朋友而和强敌周旋,楚留香、陆小凤,为了寻找真相孜孜以求,就更回归侠者本源,更经典。
3、人物塑造陈旧
金庸的武侠小说,简单来说真的就是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武艺高强的人,他们每天所纠结痛苦的,其实也就是家长里短以及“她的妈妈不爱我”这样的破事。
他们没有与武艺相匹配的思想境界,而几乎更像是一群本能动物。郭靖、张无忌、令狐冲、段誉……命运把他们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就做一次选择。因为往往选择的是善良,不断累积,所以变成了英雄。但真正的自我的追求,却几乎没有。
武艺对他们到底有什么用,对他们产生了什么影响,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其实都一概欠奉。从这个角度讲,当初王朔批评金庸的武侠小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还真是切中要害。
与之相反,古龙的思想要现代得多。
最基本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增强了主动性。而人物的武功也和他的性格终于形成了互动。李寻欢是为了梅花盗而入关,陆小凤为了武林安危潜入幽灵山庄。而且在他的笔下,侠者开始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一种文学样式,发展到鼎盛阶段的时候,作者必然要做的努力和思考。
近些年来,盛极一时的金庸,在疯狂地消退着。曾认为他将成为文学经典的人们,惊讶地发现在九零后、零零后的读者群中,他的影响力几乎是以火箭般的速度弱化着。归根到底,大概是因为,那些好看的故事,只是旧时代的延伸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网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