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之风云再起》主题曲《笑红尘》
我父亲给我买的第一本课外书居然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而在我记忆中我第一部读完的书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这两本书我一直保存至今,其中宝文堂版本的《射雕》应该是现在很难买到甚至于见到的版本了,那时候的金庸武侠并没有进入正版流通市场,只有零零散散的出版社印刷金庸的作品,宝文堂这个出版社我后来再没见过,我一直怀疑这是不是一家盗版书出版社,那时的《书剑恩仇录》是花城出版社引进的,《碧血剑》好像是天津人民出版社,现在记得不太清楚了,再后来再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的时候才是三联本的,后来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冯其庸《金庸作品集点评本》被金庸认定为盗版,再往后才是广州出版社的版本,而这几种版本中恰好我都或一本一套的都存着一些,金庸三联本的口袋书见到的不多,我应该是手里还有的少数人了。
金庸的武侠基本构成了我青春期的阅读经验,尤其是《射雕》,这部书在高中毕业之前都是翻来覆去的看,虽然那时的电视剧有几种,比如黄日华版本,比如李亚鹏版本,比如胡歌的版本,这些电视剧无论怎么拍似乎也没有看原著的感觉,金庸小说的古意在电视剧中极难把握,有时候电视剧的刻画反倒没有小说插图来的精彩,我对于金庸小说的形象设置大多基于小说中的插图。
喜欢读武侠小说是我初中那时的大氛围,我有几个一起读武侠小说的朋友,而我那时的语文老师也迷恋金庸,那时据说他家中有正版的三联版金庸全集,那是我和几个同学都垂涎的东西,我有幸第一次能看到正版的三联金庸武侠就是那位语文老师借给我的,那时的乡镇中学似乎也不必把升学率当做第一件大事,老师和学生混在一处,我当时喜欢写写歪诗,诸如不知音律就写几句古诗词,不知道现代诗歌是什么回事就模仿着写诗歌,这些经验再后来就没有了,当时因为这位语文老师的鼓励才坚持了一年多,现在这些诗句都锁在家中的书柜中,每次回家都会拿出来整理东西时翻到,其实语言写的很矫情,却又突然发现多年以来那样的句子在没写过,那样的情怀也随之没了。
那时抄录一些诗句,其中就有整部《倚天屠龙记》的章回标题。武侠小说伴随了那时乡镇中学的生活,那时对于江湖的想象就像对于黑帮片中的香港的想象一般,香港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遥远的城市,却又好像在山西的内陆和中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看金庸读古龙,隐隐中会感到香港或者台湾那种街头的气息,那时不仅仅迷恋武侠小说,还迷恋香港的电影,香港电影和香港的武侠小说大致已经描绘了一个香港的文化情境,所以那时常常会想到香港这个城市。
要了解香港,金庸梁羽生的武侠,黄霑的歌词,倪匡的小说,张国荣的歌,周星驰的电影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否则关于香港谈不得理解,在97年左右有两部电影,《甜蜜蜜》和《老港正传》是一个分水岭,再往后杜琪峰的《黑社会》和麦兆辉的《无间道》之后香港逐渐从文化上消失了,至少在我看来如此。
因为很早之前喜欢武侠,所以最早假如说那时有研究一词的话,最早喜欢研究的也就是关于港台武侠文学的研究,金庸的传记读过的就有三种,费勇的版本,傅国涌的版本,孔庆东的版本,此外还有金庸除了武侠之外的政论文集,金庸和古龙的随笔集,其中古龙的随笔集名为《笑红尘》,此外相关金庸武侠的研究文字更是不胜枚举,读了其中的一部分,那时的阅读大多是兴趣所致,金庸像是一个发散点,进而是古龙,梁羽生,乃至于温瑞安,这是武侠小说的文学一脉。上推又可以到《荒江女侠》和还珠楼主,关于民国文学的武侠一脉,其中有些文字大多忘了,后来金庸甚至编了《三十三剑客图》,这本很薄的册子不知道多少人看过,最后金庸改变的剑客其实只有一个《越女剑》,从武侠文学出发的电影就是胡金铨和徐克,程小东和后来香港武侠电影的半壁江山,然后是具有玄幻性质的一些片子,徐克的妖气将武侠电影赋予了一种新的东方意境,我想《笑傲江湖》和《刀》就是这样,徐克的《刀》总会让我想起何平的《双旗镇刀客》,大陆的武侠片中这样的作品屈指可数。
97年之后的香港武侠电影的无趣就和武侠小说的没落一样。金庸封笔,古龙早早去世,武侠创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少,好的文学作品少了,好的电影作品随之也少了,陈可辛的《十月围城》和《投名状》逐渐脱离了香港武侠电影的传统,看了那么多武侠电影和小说,窃自以为港台武侠作品的传统更多的有关中国传统的审美,这种审美既有视觉的描绘,更是一种人格的描绘,这些小说中的世界观其实是带有传统中崇文尚武重义的特质的,后来的片子江湖还是那个江湖,情义少了,反倒多了一些教条色彩。
香港的三级片往往用一个荒淫的故事最后冠之以讲道理的结局,现在看上去甚是滑稽和一本假正经,看的人也欢乐,现在的武侠片就和过去的三级片一般,这种戏谑就和张艺谋的《英雄》结尾梁朝伟扮演的参加写出来天下两个字瞬间雷人的感觉是一样的。我想不到他会写了天下这两个字。
出品人:朱总司令
主编:段少锋
书籍设计装帧:半山设计
CHINA-CO文艺季刊(二):《我们的花家地》
装帧:硬壳精装
规格:14cm×21cm
页数:P
定价:55元,包邮
购书联系人:杨丹
-手机:4
曾经,我也像很多人一样想要仗剑走天涯,也曾经误以为穷其一生追寻爱与自由,最终还是面对着这平凡。
新青年艺术沙龙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做一些活动,写一点东西,这个时代总有一点信念能让我们坚持下去做一点点自己信赖的事情。
讲座沙龙·展览·文集·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