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笔记分享年第23周
06月03日-06月09日
全文字数:字
金句:人真正的成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人生的难题,不在于你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你想成为何种人。
阅读摘录
前一段时间,招商银行发布年公司年报,其中一个关于客户资产的信息让人惊讶不已:截至报告期末,招行共有1.25亿零售客户,资产余额共计6.8万亿。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月日均资产在50万及以上的客户)共计万人,却有着5.5万亿的资产余额。我们本来以为这个世界遵循的是二八法则,即20%的人占据着80%的财富,可从招商的年报来看,这个世界更可能遵循的是1:99法则,即1%的人占据着99%的财富。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当中,就是0.2%的人占据着80%的财富。
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样本偏差和统计偏误——很多在招行开有借记卡和办有信用卡的人,只是有这么一个零售的账户,但却把资产放入其他银行,他们也就成了万高资产客户之外的人,但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大。
一边是负债累累、数量庞大的年轻人和职场人士,另一边则是富可敌国、数字稀疏的金字塔顶尖富豪,平时不相往来、看似毫无关联的金字塔两端,却因为现代货币体系制度而被捆绑在一起——现代货币的创造、印制体系,让一大部分的人债务变成了一小部分人的收入,群体间财富的差距由此拉大并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小王们疯狂的贷款负债消费,被消费商品的上下游企业大赚特赚,期间的贷款机构和金融中介也由此吃肉喝汤……小王们的债务越来越多,金字塔尖群体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小王们辛苦工作赚来的大部分收入用来还债,这些债务却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湖海变成了少数人的收入财富。社会贫富由此拉大、财富占有越来越不均衡。
愿你的债务不再只是成就别人的财富,而能更大可能的撬动自己财富。
阅读摘录
抨击阶层固化的人从不在意自己下面的那个被固化的阶层。
一些良币是被劣币驱逐的,大部分良币主动选择变成劣币。
有点儿钱的最大好处是你不必太费劲去证明钱没用。
新鲜感容易消退,陌生感保持较久。陌生感是一种结构化的新鲜感。
善待你只打算临时用一下的物或人,他们可能会陪你很久。
几乎所有的聪明人都想把赚钱作为自己的智商试验场,但绝大多数人失望而归。
一旦确认有人肯听自己讲话,一个人的废话就开始多了。
讲废话的成本很高,我只留给亲近的人。
证明你有精神病很容易,证明你没精神病很难。
讲道理不如讲利益,最好这个利益看起来像一个道理。
阅读摘录
有人感慨说,创业是九死一生,那哥们说:不对,至少也是九十九死一生。
阅读摘录
为什么「宜家」冰淇淋只卖1块钱,也能赚钱?
没有人愿意饿着肚子逛街。
很多人甚至表示自己去宜家的真正原因,就是宜家餐厅!
除了1块钱的冰淇淋、还有5块钱的热狗、20来块钱的瑞典肉丸……老老少少都无法抗拒这些好吃又便宜的食物。
在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Kamprad)看来:「与空腹的人做生意很困难。」
1块钱雪糕跟永旺超市的生鲜熟食卖场内的免费试吃、
滴滴打车前几年的烧钱补贴等等都是同一个道理,先亏点钱,等消费者进来了就啥都好办。
2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食品,让你相信宜家的东西都很便宜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宜家真的是把「1块钱冰淇淋」当做一辈子的事情好好去经营。
它根本不怕那些只奔着超低价美食来的人,因为只是简简单单的「1块钱冰淇淋」,就悄悄在你的潜意识里狠狠扎了根:
才过个年回来房东转身就涨了房租,但是宜家那么大的卖场还在卖1块钱冰淇淋、5块钱热狗、49块钱的茶几……时代良心呐……
它的家具肯定都是这种低利润的销售方式!不用再花时间比价,也不用费口舌跟老板杀价,要便宜,去宜家。
你看,小小的冰淇淋,居然就在不知不觉中给你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让你相信宜家的所有产品都是在以良心的成本价销售。
用宜家自己的话说:当你喂饱了顾客时,他们会在店里待更长时间。坐在餐厅里嚼着肉丸、舔着冰淇淋的时候,说不定就会讨论心仪的产品。最后还没等迈出店门,那件产品就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嗖”地一下子跑到购物车里!
3忽略掉糟糕体验,反手就给五星好评的「峰终定律」
藏在宜家1块钱冰淇淋背后的另一个秘密,叫「峰终定律」。「峰终定律」最早由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提出,能把它玩到出神入化之境的,宜家要占一席。
这条定律基于潜意识总结了消费者体验的特点:
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印象,往往只能记住两个部分,一个是在体验过程中最强体验,叫「峰」;另一个则是最后的体验,叫「终」。
而在剩下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
对于许多人来说,宜家是进入新家或翻新旧房的第一站。尽管全世界的宜家卖场都搞得跟地下墓穴一样复杂,让你买一件家具也得走完整个商场;尽管要自己从货架上使出吃奶的劲头搬货物,想送货还得额外给钱;尽管买个5块钱的马克杯却要排上将近一小时的队;尽管有些便宜商品买回去却用不到几年……
但是宜家巧妙地将「产品试用」设置为「峰」,而「终」就是出口处的1块钱冰淇淋和5块钱热狗。
所以这1块钱的雪糕生意看似赔本,却给宜家带去了极佳的「终」体验,更成为宜家扎根在消费者脑海里的一大记忆点,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对购物体验的美好回忆,以及下一次是否会继续光顾。
阅读摘录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没时间思考。
虽然稀缺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我们依然需要专注于能量管理和带宽培养。
虽然稀缺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我们依然需要专注于能量管理和带宽培养。
管理能量,包括但不限于睡个好觉,减少加班的时长和频率;留出时间好好吃饭,享受美食,不总是囫囵吞枣用垃圾食品填充肚子;规律的锻炼身体,伴随有氧运动使自己处于一个身心愉悦的状态;花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这些都会让我们拓展带宽,以有能力做出明智决策。
人的一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决策构成。加大做出明智决策的机率,对能量进行有效管理,成功与幸福便水到渠成。
带宽有负担时,人们容易陷入稀缺状态。
真正重要的,是将有效的带宽最大化。
阅读摘录
冯唐,生于年的北京。
70后那代人,爱蛋疼,爱写诗,爱看露天电影。当年的好姑娘又少,常荷尔蒙上脑,无处释放,只好出门茬架。
到了中年,有人夸他,他对人笑笑。有人骂他,他也对人笑笑。就说一句:
世间不过两件事,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总之,闲得蛋疼。
冯唐打小不跟同龄人玩,只跟过气的老炮儿投缘。
京城老炮儿家装奇特,半面墙用《人民日报》打底,中间挂一大奶大腿的洋妞挂历。
冯唐隔三差五去听老炮们吹牛逼,故事越色情,他越喜欢。
除了色情,冯唐还酷爱学习,学习成绩全班第一,从没拿过第二。少年时代,冯唐看劳伦斯,二十四史和《金瓶梅》。憋不住的时候,就牛逼哄哄地写诗,投给《少年文艺》,开头两句:
“我没有下体,也能把你燃烧!”
写作之余,冯唐最大的爱好是谈恋爱。7岁那年,他和班上的小姑娘约会。小姑娘没当上班长,冯唐把她约到电线杆下,安慰她说:下次,我把班长让给你。
稍微大点,冯唐谈恋爱更肆无忌惮。为了赚谈恋爱的零花钱,冯唐跑到垂杨柳中街邮局前,摆摊卖旧杂志,挣了人生第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买了24朵黄玫瑰,送给他老妈。
他老妈说:你放屁,指不定是你给哪个姑娘送的,没送掉,又转手送给我了。
年,19岁的冯唐考上协和医科大学。站在校门前,小风吹撩,腿毛飘飘。
大学嘛,有好看的妞,好看的树,有走不完的路,可是就是没钱。那年,冯唐谈了女朋友,为了给女朋友买蓝裙子穿,就模仿古龙写小说,写完,就卖给书商。
管宿舍的王大爷特别爱看古龙,看了冯唐写的假古龙,说:我操,比古龙还古龙!
冯唐喜欢那棉布裙子的纯粹,和眼泪砸下的重量。他坚信,姑娘是世界最美好的事物。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毕业后,冯唐的人生重新出发,他毅然医院,从零开始,去美国学工商管理。
人真正的成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人生的难题,不在于你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你想成为何种人。
人生苦短,本应该及时追求。大学对每个青年人而言,应该是学习思考,增长见识的地方,而不应该成为未来职业的束缚。
几年后,冯唐从做PPT的小职员,成为了世界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合伙人、华润医疗集团首席执行官,同时还偷着写小说。
年,小说《不二》定稿,第一句话是:
鱼玄机站山岗上对老禅师说:“你要看我的裸体么?”
冯唐的小说,整体评价:篇篇小黄文,文化老流氓。
他的书尺度较大,在大陆出版不了,编辑也满脸无奈,哭笑不得:
整本书,都是小鸡鸡,想骟成太监都不行。
人这辈子,年轻时拼命奋斗,就是为了中年后能活出自己的样子。去他妈的,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晒自己喜欢的妞,只疼自己的老妈。别跟我谈拯救世界,我先拯救自己就够了。
那一年起,冯唐便开始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
他不再讨好谁,也不再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人、无聊的事上。他过任性的生活,并有乘风破浪的气势。
有一种生活叫文人雅趣,野云闲鹤,俗话也叫闲得蛋疼。
冯唐花了三个月,把《飞鸟集》翻译成八千零二个字。半年内,遭来专家们骂声一片,甚至被要求下架。
《飞鸟集》原诗:大地借助于绿草,显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结果冯唐翻译为:“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
这样的句子在冯唐译本里,到处都是。
做人无非是这样,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你是朵花你就开,有香味就有香味,但是你别逼着人家来闻。
面对抨击,冯唐有三不原则,不在意,不解释,不撕逼,因为太明确自己的坚持:
有的鸟来到世间,是为了做它该做的事,而不是专门躲枪子儿的。
别人是龌龊的油腻,冯唐是坦荡的骚客。偶尔跟朋友唠:
真想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用牛奶,豆浆,米汤和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
其实人生嘛,不就是一场好山好水好姑娘。其实人性嘛,就是先谈谈人,再谈谈性。但现在大多数人谈完性,就不谈感情了。
中年的冯唐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中年油腻男》中写道:
人到中年,不要当众谈性。要有意识地防止它空谈误国。正确的心态是看女色如看山水,和下半身的距离远些,相看两不厌。
谈性只谈性是龌龊,讲究顺序和层次,先谈性,后谈审美就会变得很高级。
冯唐常和柴静、罗永浩约饭,席间有个姑娘在,头发乌黑,脸蛋很白,俏得很。
中间他和罗永浩去撒尿,没憋住,两个老男人兴致勃勃聊起一阵子那姑娘,主要是冯唐说的最多,最后自己不好意思了,赶紧澄清自己,歪头对老罗说了一句:“发乎情,发乎情,只是发乎情。”
这个逼装得我给满分。撒完尿回来,老罗提这茬,柴静噗嗤就笑了:“哪儿有流氓还解释的。”
冯唐说:我永远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觉得一切都平稳了,我情愿它永不沉默,它给我带来什么苦难都成,我希望它永远滋滋地响,翻腾不休,就象火炭上的一滴糖。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