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为什么远远落后

文/寂寞的红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是轴心国集团的三大巨头之一。在二战中,日军的表现非常抢眼,和英美苏三大强国都交过手。不过在交手中,日军经常被对手压着打。在太平洋上,日本被美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在东南亚,日军被英国人打的叫苦不迭;在东北,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在苏联钢铁洪流面前如土鸡瓦狗,不到一个月就给扫平了。日本陆军之所以被美苏英轮番吊打,主要原因就是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过于落后,拿着三八大盖的日军比端着汤姆逊和波波沙的美英军队落后了几乎一个时代。武器装备落后一直是日本陆军的软肋。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第五大工业强国,航母技术含量那么高日本都能造,而且造的世界一流,为什么陆军的武器装备就那么落后?第一,国力限制。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底子薄弱。虽然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飞速增长,但仍然摆脱不了小国的特性。不管是经济还是资源日本都无法和欧美列强相比。战前日本既没有英法那样辽阔的殖民地,也没有美苏那样广袤的本土,日本的资源几乎全靠进口,特别是石油、橡胶等物资。此外,日本是个海洋国家,所以海军一直是日本发展的重点。日本资源本来就少,又都给了海军,所以陆军能得到的非常有限,因此资源只能省着用。日本使用步枪和薄皮坦克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节省资源。如果日本像苏联和德国那样大规模发展自动化武器和装甲部队,估计用不了一个月就破产了。国力的限制是日本陆军武器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工业水平限制。日本虽然是世界第五大工业强国,但工业实力比欧美差了一大截。且不说日本和欧美工业产能的差距,单说技术水平,日本就没法和欧美相比。日本的工业水平尤其是工艺水平甚至落后于意大利,意大利的很多武器装备比日本要先进,所以二战中日本进口了不少意大利武器。此外,很多德国技术意大利可以引进生产,而日本却不能直接拿来生产,只能进行借鉴,因为日本根本造不出来。比如车辆方面,日本造的汽车和坦克就像拖拉机,只能说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把虎式设计图纸给日本,日本也造不出来,因为没有精密度机床和加工制造工艺。工业水平落后是日本的一个软肋。第三,军事思维落后。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在多次对外作战中,日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独有的战术。日俄战争中,日本尝到了拼刺刀的甜头,所以非常迷信刺刀,把拼刺刀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日本陆军的战术基本就是先用大炮轰炸,一通火炮后步兵端着刺刀冲锋,最后白刃战定胜负。直到二战末期,日军仍然保留着这个特色,采用这种老套的战术。用德国人的话来说,日本陆军水平仍然停留在一战时期。二战时期当各国都开始向机械化部队发展的时候,日本仍然是步兵加刺刀,完全没有现代化战争的意识。日本的坦克和装甲车仍然只是步兵支援武器,日本的三八大盖和掷弹筒仍然是主要的制式装备,运输仍然主要依靠骡马而不是汽车,其陆军现代化水准连一战时期的德国都达不到。所以,在二战中,当一战水准的日军遇到二战水准的欧美强国很快就原形毕露,被美苏英打成了狗,即使换装的中国远征军都在缅甸狠狠的教训了日本人。武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前提是没有代差。如果让日本人拿着木棍去对付美英的飞机大炮,日本再勇敢也没用。第四,作战需要。日本是亚洲第一强国,也是亚洲唯一的工业强国。日本的周边和作战对手都是落后的亚洲农业国,最多也不过是欧美的三流殖民军队,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大规模发展先进的陆军装备。日军的薄皮坦克在中国战场耀武扬威,中国拿他一点办法没有。日本的九二式步兵炮和掷弹筒在中国战场已经算是先进的装备,日本根本没必要去制造虎式坦克那种费钱费资源的装备。只能说,日本的对手太弱了,日本人不需要那么先进的武器。二战后期,由于局势危急,日本也憋出了不少先进陆军武器,不过已经为时已晚,而且日本也没能力制造,只能拿着三八大盖继续战斗。参考资料:《全球通史》、《二战史》、《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ly/12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