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困困
年代上海有本杂志叫《玲珑》,在时髦人士小圈子里赫赫有名,例如下面这个问答就很厉害:
年第6卷第44期的《玲珑》“妇女”栏目,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
“我是一个25岁的女子,我立志要抱独身主义,但是时常感到性的烦恼,性的冲动,我想将来年纪大了一定更甚。现在我已常常头痛心跳……”
当时毒舌式心灵鸡汤尚不流行,对于那位“常常头痛心跳”的独身主义者来信,《玲珑》“妇女”栏目编辑陈珍玲给出了诚恳的建议:
“最好是洗浴,运动和别的有益身心的读书娱乐等”;
“你有空的时候,也要用你的脑筋去创作。或是研究烹饪。或是写点故事。因为创作会增进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快乐。”
考虑到年代上海的语境,这封读者来信和回应的内容显得非常先锋;就算放到今日中国,也毫不违和:
这个《玲珑》是个目标用户明确的垂直媒介——城市受教育阶层女性;一问一答也显出PGC(专业人士产生内容)与UGC(用户产生内容)的结合;谈论的问题既具有实用性,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风潮——女子教育程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不婚女性,女性的中产化速度不可小觑。
更重要的是,这一问一答中透露出的个性与社交观:来信的独身女青年,真有点作呢;而答疑的编辑,并不感到惊奇,只是鼓励说,城市中的青年还是应当有些兴趣爱好啊,“有了兴趣,就会快乐”。
今年年初,我离开干了12年的媒体,辞去《纽约时报》中文网副总编辑的职务,创立了名为“玲珑沙龙”的女性兴趣沙龙移动社区——以城市里的雅痞女青年为目标用户,用在线沙龙的方式让她们谈谈文娱、时尚生活和情感,交交朋友。
之所以把目标用户称为“雅痞”,跟美国的“Yuppies”关系不大,倒是跟年代的“玲珑”姑娘有点像——雅,是指这些女青年受过不错的教育,既有审美,也懂得体;痞说的是她们的个性,有点作,社交生活丰富,没有丧失对世界的好奇心,总而言之,也是一些城市中的中产女青年。
年《玲珑杂志》——“不想结婚”
年玲珑沙龙——“坚定的丁克”
玲珑沙龙从一个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