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离世,五大宗师仅存一人

10月30日,笔名金庸的武侠小说泰斗医院离世,享年94岁。

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温瑞安,这应该是多数武侠书友的排名。金庸驾鹤西去,五大宗师仅存温瑞安一人。江湖事,江湖了,且按生卒先后,聊几句五位先生,算是一种纪念。

古龙

古龙,本名熊耀华,年9月21日病逝于台湾,时年不到50岁。

古龙大约是年生于香港,之所以用“大约”,是因为古龙向来避谈自己的身世,大家只知道他幼年时家庭不大幸福,父亲为了别的女人,抛弃了家庭。

所以,古龙笔下的人物,基本都没有童年没有来历没有背景没有师傅。

所以,年少的古龙很容易地就误入了歧途,加入台湾四海帮,成为“刀光剑影”的古惑仔。后来,台湾作家林清玄有次同古龙一起泡澡,发现古龙身上遍布刀疤。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古龙身上自带一种侠的豪气与痞气。

古龙嗜酒如命,最多的一次,5个人一夜里喝了28瓶白兰地,喝了醉,醉了喝……古龙的葬礼上,朋友们把他的48瓶轩尼诗XO放进棺木,放在他身边。

古龙好女色,一生有诸多女友、妻子,但他却不属于任何女人。“我靠一支笔,得到了一切,连不该有的,我都有了,那就是寂寞。”古龙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有来看我呢?”

古龙的人生前半段也许是太不快乐了,所以成名后的古龙喜欢潇洒人间,喜欢做快乐的事。这种风格也延伸到了他的作品当中,古龙特别偏好“大团圆”的结局。

谁说英雄寂寞?我们的英雄就是欢乐的。

——古龙·《欢乐英雄》序言

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年1月22日病逝于澳洲悉尼,享年85岁。彼时,远在香港的金庸特意托人带去一副挽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梁、金二人的交往始于年,梁羽生与金庸成为同事,同为《新晚报》副刊编辑。梁编辑“天方夜谭”,金则编辑“下午茶座”。工作之余,两人或茶酒诗话,或对弈搏杀几局。

梁羽生一直有”新武侠小说鼻祖“之誉,这主要源于梁羽生年在《新晚报》连载《龙虎斗京华》开风气之先。

不过梁先生也有自知之明,他说:“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

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他更注重写作的格式(比如章回体),武功的套路(不会什么武功的韦小宝是万万不会成为梁的主角),行文中古典文学的造诣。

金庸受西方文艺的影响较重,更注重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为了让故事好听,而不拘泥于形势。所以,虽同属"新派作家",但金庸的故事情节变化多,每有奇峰突起、令人意想不到之妙,而梁羽生的写作手法则比较平淡朴实,虽有伏笔,却不够曲折离奇。

古龙及60年代以后大多数的港台武侠小说作家,通常强调的是人物与个性,而非武功本身,他们不用联句回目,不多运用旧诗词,甚至不再注意故事与历史的结合,无朝代可记的作品多的是,而这个转变,金庸是一大关键。

当然,这只是风格新旧之别,没有优劣之意。

黄易

黄易,原名黄祖强,年4月5日因中风不幸病逝,享年65岁。(话说梁羽生也是得了中风,伏案工作也是蛮有风险的,所以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zz/7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