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浅谈中国

——浅谈中国武侠小说发展史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侠。

侠是什么?

是每一个少年敬仰向往的人,

是每一个少女梦中的情人,

是每一个好汉赞叹钦佩的英雄。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

这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

它贯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是剑客与侠义文化的融合,

是中国人特有的情结。

武侠为何如此盛行,甚至经久不衰?

大抵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梦。

武侠小说的萌芽期

——侠情壮志在我胸

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一大类别。“侠”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在《韩非子·五蠹》中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关于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或许称为故事更为恰当)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一说为汉代无名氏的《燕子丹》。《燕子丹》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刺秦王的整个故事。《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记录了侠士和刺客生平事迹和侠义经历,塑造的一个个侠烈至性、血肉丰满的勇武侠士形象,是武侠小说最早的源头和动力。

但这些毕竟是传记文学,并不是纯粹的武侠创作。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盛行,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但其中篇幅不长,情节也较简单。直至唐朝,传记小说开始大行其盛,唐传奇中以游侠为主的著名作品有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袁郊的《红线》、裴铏的《聂隐娘》、《昆仑奴》等。特别是《虬髯客传》,写的是隋末时期,虬髯客、红拂女、李靖风尘三侠的故事,全篇侠气纵横,依托历史背景,衍生出一段豪侠故事。金庸就曾称该小说乃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除却文章和故事,诗歌作品中也透露着“侠气”,李白的《侠客行》、王维的《老将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无不是慷慨激昂、侠胆士气之作。

宋元时期,武侠文化开始衰落。但元末明初,《水浒传》、《三国演义》两部巨作的出世,让武侠文化达到一个巅峰。小说从文言变成白话,从短篇变成长篇,演义类章回体小说开始盛行,标志着武侠小说创作的成熟。清代是武侠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高峰,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流派:忠义盗侠型、武侠公案型、英雄儿女型、武侠神怪型。公案类以《施公案》、《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为代表。神怪类以《西游记》、《封神演义》、《济公传》、《聊斋志异》为代表。《济公传》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武侠小说,主人公济颠是一位亦侠亦僧、亦丐亦神的戏剧性人物,成为后世武侠小说中喜剧侠客形象的重要渊源。

武侠小说的快速发展期

——南拳北腿,各领风骚

到了民国初年,武侠小说的创作盛况空前。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与北派。

《江湖奇侠传》让平江不肖生登上了当时的侠坛首座,平江不肖生本名向恺然,笔名不肖生,湖南平江人,故署名平江不肖生。他写的《江湖奇侠传》流传很广,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段,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这部影片是由当时著名的影后蝴蝶主演的,影响巨大。它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开创出成熟武侠小说的第一个光辉年代。平江不肖生本人知拳术,是真的懂武术之人,对于武林、江湖掌故熟稔,还出版过武术方面的著作。现在武侠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思想都来自于他或者从他开始发扬光大的,比如武功分为“内家”和“外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内功”和“外功”,古代的武侠小说中是没有这些概念的,也就是说武功理论是从平江不肖生开始细化的。另外,他的小说中把家国之忧、民族忧患意识加进去,比如《近代侠义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就是大刀王武和霍元甲,以后也产生了一系列关于霍元甲的作品。

平江不肖生为南派武侠代表。北派则以还珠楼主(本名李寿民)为代表,他著有《蜀山剑侠传》,这部小说光怪陆离,奇幻曲折,将神话、志怪、剑仙、武侠结合为一体,写出了一个宏伟的艺术世界。香港文学大师倪匡曾评此书为“天下第一奇书”——古今中外,未曾有过任何一部小说,是充满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议的幻想力的。现在的很多网游都是从《蜀山剑侠传》里来的。著名导演徐克也曾将它改编为《新蜀山剑侠传》搬上大银幕。

那个时期,著名的武侠大家还有赵焕亭、白羽、姚民哀、顾道明、文公直、郑证因、王度庐、朱木贞等,他们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的派别和方向,也为后世开创了一套脉络清晰的格局。如著有《奇侠精武传》的赵焕亭,他以“武功”来代替“武术”、“武技”、“武艺”等,以作为所有轻功、内力等的总称。姚民哀形成了自己一个庞大的系列,叫做“会党武侠小说”,就是专门写帮会、党派。今天的武侠小说,已经离不开这种题材了,丐帮、武当派、少林寺等,都是从姚民哀哪里奠基的。姚民哀还开创了一个新的写法,就是在不同的作品中让人物和情节相互呼应,比如在这部作品中这个人是一号人物,在另外一部作品中就变成五号人物,相互提示,这样几个作品变成一个大作品,叫做“连环格”。这种写法在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就有体现。顾道明创作的《荒江女侠》,把武侠和爱情融为一体,首次写男女双侠携手共闯江湖,把爱国、武侠、爱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新的模式。直至现在,武侠小说一般都离不开言情。白羽的成名作是《十二金钱镖》,他是“武林”一词的首创人。值得一提的是王度庐,著有《卧虎藏龙》,他的小说成就极高,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深度,他对武侠小说最杰出的贡献是“悲剧侠情”。他的小说中“侠”的本质意义就是孤独和牺牲,李慕白、俞秀莲终生压抑着真情,玉娇龙和罗小虎一夕温存即绝尘而去。

除上述大家之外,还有一些武侠小说作家,写了一整套的系列,比如“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等。这些武侠小说直接开启了五六十年代港台的新派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的辉煌期

——“古金温梁”的江湖梦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武侠小说开始进入黄金时代,涌现出以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四大小说名家为主体的新派武侠小说,这也是很多人最为熟悉的时期。代表作有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古龙的《陆小凤系列》、梁羽生的《天山奇侠系列》以及后起之秀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等,他们的作品将武侠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金古梁温的作品影响力之大,无论是民国旧武侠作者和如今的新武侠作者都难以企及。

新派武侠小说的正式开创者,一般认为是香港作家梁羽生,他被朋友所逼,被迫为香港太极门和白鹤门之间的澳门擂台赛写的一篇《龙虎斗京华》,是许多人认定的“新派武侠小说之源”。这部小说连载了大半年,引得读者热追,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等名作陆续问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巨大影响。金庸古龙的作品大量引入、运用西方现代文学的技巧和现代的各种思潮,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在借鉴西方现代的基础上,仍然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而且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了侠义精神和武侠世界观。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作品,真正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宏大而精彩的武侠世界,一个独属于中国人的江湖。

金庸是公认的武侠宗师级人物,他的小说涉及到了中华文明的各个层次,将一个泱泱大国的传统文化尽显无遗。因此,有人说,天下武侠作者奇多,繁星满天,独有金庸才是侠之大者,众星拱月。他的第一部小说是《书剑恩仇录》,从年写到年,每天在《香港商报》连载一篇。别具一格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语言,扣人心弦的剧情,一扫旧武侠小说的沉闷气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香港商报》一时间变得“洛阳纸贵”。接下来的《碧血剑》、《雪山飞狐》,更是轰动全城,人手一册。《射雕英雄传》的发表,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到七十年代退出“江湖”,金庸总共写了十四部三十六册长、短篇武侠小说,金庸曾将自己十四部作品的首字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可见他的书名都曾经过详细周密的思索,不是随便安上去的。金庸笔下塑造了很多侠者形象,胡斐、郭靖、张无忌、杨过、令狐冲、萧峰......他们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的作品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雄厚,能把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人物糅合成一段极美的史诗,他给整个武侠世界定下了“时代强音”,也是侠义之气的正统和典范。金庸的“侠”,充满了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侠的武功,表面是华丽奇巧的招式,内在是儒家的仁义道德。

古龙是一位奇才,他的作品是一种激情,是另一种很深远的沉思,是关于人性的探究。古龙的知识结构不同于金庸,他喜用短句,擅于写情,对人物的刻画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张力,并在适当的时刻引出一段意味隽永的哲理。古龙之所以能与金庸并驾齐驱,就是因为他的风格之“新”、情节之“奇”。金庸是在真实中创造一种不真实,而古龙是在不真实中创造一种真实。他因酒而思如泉涌,创造了好酒的大侠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沈浪等。同时,他也因酒消耗掉了自己,48岁猝然早逝。留给读者的,莫过于乔奇那幅悲壮又悲怆的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这个时期活跃于侠坛的武侠家们,除了“金古梁温”之外,还有倪匡、江一明、风雨楼主、伴霞楼主、卧龙生、诸葛青云、柳残阳、东方玉、司马紫烟、萧逸等。整个侠坛,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当时随着新派武侠小说兴起的还有高速发展的电视与电影行业,衍生出许多武侠剧迷。武侠小说催生了武侠剧的热潮,武侠剧的热潮使武侠人物立体化起来,从人们的想象中走到眼前。金古梁温的小说几乎都被搬上过荧幕,且不止一次。以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为例,它在50年间被搬上荧幕达13次之多。金庸曾说,刘亦菲所饰演的小龙女最接近原著,最喜欢周迅饰演的黄蓉。那是个武侠梦横行的年代,是武侠剧蒸蒸日上的年代,古天乐的杨过、黄日华的萧峰、李若彤的王语嫣、焦恩俊的李寻欢、郑少秋的楚留香、林青霞的东方不败、黎姿的赵敏、吕颂贤的令狐冲......这些荧屏上塑造的经典成就了80、90后儿时记忆中的江湖,多少男生渴望成为仗剑天涯的侠客,多少女生梦想成为侠骨柔情的小女子。那个时代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武侠导演,他们用自己的武侠理念将中国人独有的江湖讲给世人听。徐克指导的《黄飞鸿系列》、《东方不败系列》等成为不朽的武侠经典。李安指导的《卧虎藏龙》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近日,徐克与尔冬升将古龙的《三少爷的剑》再次搬上大银幕,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将渐渐远离我们的武侠情结再次展现在观众面前。可见,不论时间过去了多久,存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英雄梦总能被再次唤醒。

新武侠时期

——江山带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随着金庸封刀,梁羽生搁笔,古龙作古,“武侠热”逐渐冷落。虽然在台湾和香港有一些武侠小说家在支撑局面,但影响不大。轰轰烈烈的武侠世界似乎进入秋风萧瑟的季节。

千禧年,一部名为《英雄志》的武侠小说悄然出世,以大气磅礴、雄浑悲壮的气势震惊了“武林同道”,被封为“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台湾作家孙晓十年磨一剑,创作出这部复杂曲折的武侠大作。同一时期,还有两位出色的当代武侠新锐作家:郑丰和马舸。这两位分别被称为“女版金庸”和“自金庸封笔后,大陆之最得武侠精髓者”。他们的文风古朴浑厚、意境悠远、情节曲折、构思奇妙,所著作品皆值得一读。

年后,现代新武侠的扛鼎作家经过读者们的精挑细选,最终由“椴步凤沧”获得,即小椴、步非烟、凤歌、沧月。两男两女,皆为新锐武侠的凤毛麟角。有趣的是,两位男士偏恋金庸之笔,两位女士则钟爱古龙之风。如今,网络兴起,发表文字的成本迅速降低,没有出版了这个门槛之后,大批武侠爱好者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这些作品更现代更浅白更活泼,也更个人。从中可以看到电影、动漫、甚至网游的渗入,也能看到玄幻、悬疑、侦探等其它类通俗小数的杂糅。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女性武侠作者、高学历武侠作者和理工科武侠作者出现,给武侠作品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法。虽然武侠的黄金期已悄然逝去,很多人也认为武侠小说没落无可挽回,但仍有新武侠作者在武侠路上披荆斩棘,并奉献出相当水平的作品。总之,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武侠还衍生出一种新形势:武侠网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武侠观,以前只能在书里和电视里回味江湖,如今,却可以身临其境,畅游江湖,圆自己的武侠梦。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一些武侠网游代表有天涯明月刀、剑网三、九阳真经等,网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还原小说里的武侠氛围,游戏里的轻功、冲穴、心法还有身份玩法都很有特色,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在游戏里扮演角色,让自己觉得似乎真正进入了恩怨情仇的江湖。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幻想、言情、伦理、历史等各种元素。它不像当前的快餐文学一般让人“食之即忘”,而是一种“每每重读,别有体会”的隽永。

武侠小说之所以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学,是因为“侠”这个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传承千年的浪漫概念,它的底蕴太厚,厚到我豪情满腹却只能聊表皮毛。

一人·一话·聊武侠

北方肝盗夫:武侠小说几乎没怎么看过,但TVB的武侠剧基本都看过。83版的《射雕英雄传》、95版的《神雕侠侣》、97版的《天龙八部》、98版的《鹿鼎记》部部经典,几乎每年都要重温一遍。每当主题歌响起,内心就抑制不住的豪情万丈。武侠就是童年。

黑白格:最喜欢的当属金庸,其中又最喜欢《神雕侠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李莫愁以这句话开头,郭襄以这句话结尾,首尾相应,一个情字贯穿整部书。书里最心疼的大概就是郭襄了,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李清:前几天偶然重温《天龙八部》,突然感伤到不行。每个80、90后的心里大概都住着一个大侠,这是有关金庸古龙的武侠梦,是一个逝去的时代记忆了。

无邪:武侠小说里除了情爱,更多的是侠义。至今记得洪七公的一句“不错,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花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没杀过一个好人”,因为这句话,至今不敢对侠义精神有半分妄解。

齐齐:总觉得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武侠梦,至少孩童时期,多少都幻想过仗剑策马,行侠仗义的快意江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想想侠客精神何尝不是一种理想主义,只觉得满满的无奈感,人往往想拯救什么却总是无能为力。最后大家都没成大侠,成了一个个等待大侠的市民。

雅致:如今很多“求新派”武侠作者力求摆脱金庸古龙的影响,创造出全新的武侠世界。然而“求新派”并非得到所有读者的认可,相当一部分读者认为新武侠“没有武侠味儿”,就是传统内核的缺失。在很多新武侠作品里,武侠只是作为载体,甚至只是作为一个符号或者元素出现,故事不再是武侠故事,人不再是侠客浪子。

独爱令狐冲:人们常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其实它并非回归童年那种简单的梦想,我们中国人心中的武侠情结来自古老的文化传统,来自超越现实生活的渴望。在武侠小说中,中国文学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zz/5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