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泰晤士公布了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我们先来看一下排名结果!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官方声称是“全球规模最大、统计定向邀请的学术问卷之后而生成的排名”。调查对象该调查以经验丰富且有发表研究的学者为对象,请他们就各自学科领域和熟悉的教育机构在研究和教学方面的表现提供自己的看法。调查时间和回复数量年的排名基于在年11月至年2月期间进行的问卷,从来自个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收到共计份回复。学科和学者代表性为了确保排名能够代表学者的全球分布,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数据团队将权重重新调整为固定基准。分别是:理学(14.6%)、临床与健康(14.5%)、生命科学(13.4%)、商业与经济学(13.1%)、工学(12.7%)、人文艺术学科(12.5%)、社会科学(8.9%)、计算机科学(4.2%)、教育学(2.6%)、心理学(2.6%)和法学(0.9%)。区域代表性共有39.1%的回复来自亚太地区。其余地区细分如下:西欧占24.3%,北美占21.7%,东欧占6.3%,拉丁美洲占4.2%,中东占2.4%,非洲占2%。在国家代表人数过多或不足的地区,泰晤士会对答复进行加权。排名问题1.到底谁是经验丰富的学者?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所谓“经验丰富”的学者是谁。我们很难想象一些真正的“学术大牛”会有精力去参与关于几百个大学这种极为主观的“声望排名调查。即使这些学者真的颇有建树,他们也很难去随意比较和评比每个学校的“声誉”。你可以想象一个哈佛学者了解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区别吗?此外,参与人数多也不代表调查结果能够代表整个学术界的观点。2.什么是声誉?学校名气大是知道的人多?还是知道这个学校的人都很尊重它?这可能就是排名位开外的常春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和排名位之内的印第安纳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的区别。因此,声誉大或者知道的人多并不等同于声誉好。在本科阶段,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印第安纳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而放弃达特茅斯这样的藤校offer。因此,这份排名的参考性对大多数美本学生来说并不高。区域偏见值得注意的是,泰晤士是一个在英国的机构。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学者的观点也各不相同。我们会看到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排名。比如,UCL排名(17)比宾大和康奈尔还要高。但是,在中国申请者中,我们很难想象有任何学生会放弃宾大offer而选择UCL。这就是区域性偏差。总之,排名只是参考。大家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