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广大英国民众收到噩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世长辞,终年96岁,据环球网报道,她的长子、王储查尔斯继承王位,成为英国新任国王。此时的英国刚刚迎来一位连地理都不通的新首相,民众面临通胀爆棚,能源价格飙涨,普通真实购买力大幅缩水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连水电费账单都付不起,后面各种挨饿受冻饿肚子的现象将越来越多,甚至有媒体称到了冬天英国可能会出现民众闹事,当局也准备好了镇压。接下来英国会有怎样的动荡,英国女王不必再看见了,只留下后世的对她褒贬不一的评价。
(伊丽莎白二世)
曾经的殖民地国家站起来了
英国的辉煌始于战争,败落也始于战争。早年的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发展国内工业生产,而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海外市场,使领土和人口都不占优势的英国在短期内成长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其中英国在亚洲的海外殖民地就包括印度,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多年,让印度陷入争端、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
英国女王曾有幸见证过英国海外殖民地的余晖,如今她去世了,大英帝国最后的余烬也要熄灭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印度经济已经在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超越了英国,并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扩大领先优势,排名世界第5,仅次于美、中、日、德。作为曾经的殖民地,超越“宗主国”,不知英国作何感想。
(光之山钻石被嵌入英国女王王冠)
英国女王死后,更是有人在推特上喊话:“死前把偷来的可依奴钻石还给印度”。据信,可依奴巨钻又名“光之山”,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英国人征服印度时偷走了它,后作为英国女王王冠顶部十字架上最抢眼的宝石,静静地躺在伦敦的一个博物馆里。
不过印度虽痛恨殖民地的历史,但外交层面的体面,还是得有的。印度并未在官方表态中对伊丽莎白二世逝世拍手叫好,印总理莫迪在推特发文表示对英女王去世感到“痛苦”。还赞扬英女王“为她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鼓舞人心的领导”。
阿根廷态度不妥,但情理之中
与印度相比之下,阿根廷显得似乎没那么体面。在一档现场直播的节目中,刚好播到英国女王去世的消息,随后镜头一转,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三个阿根廷主持人不约而同鼓掌、哈哈大笑,一位男主持人喋喋不休嘲讽着、侮辱着伊丽莎白二世,甚至开了一瓶香槟庆祝。
(阿根廷主持人喝香槟庆祝英国女王去世)
这一幕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这档节目是提前准备好的,阿根廷主持人不仅不专业,还对女王不尊重,显得特别没风度。
也有网友表示,阿根廷和英国有“世仇”,主持人的表现虽然在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阿根廷因为马岛被英国占据,因此跟英国结下深深的仇恨。从这个角度说,活了大半个20世纪的英国女王,是英国殖民主义最后的象征,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曾经的殖民时代彻底结束,阿根廷人目前虽没有能力夺回马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电视上发泄一下。
五常国家集体悼念,漫漫人生有功有过
说到底,不论是印度还是阿根廷,都对伊丽莎白二世本人没有任何攻击,有的只是与英国的恩怨,在伊丽莎白二世漫漫人生路上,总体来说功大于过。
(参加妇女志愿者机构的伊丽莎白二世美媒将她称为英国的“灯塔”,忧国忧民,在二战时期,她毅然决然参加英军志愿妇女服务机构,并成为了一名司机和机械师。此外,她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她死前的3天还在接见英国新首相特拉斯,并在其感染新冠期间,也保持着一周见一次英国首相的传统。她的敬业精神以及她为英国民众甘愿风险的无私精神,无一不打动着英国民众,此前的英国民调显示,支持女王继续担任国家元首的支持率高达90%以上。
当然活了96年的女王并非无过,其丈夫出轨、儿子私生活混乱、孙子退出王室移居美国,这些流言是非像幽魂般形影不离,笼罩了女王一辈子。
不过,国际上对伊丽莎白总体予以肯定,联合国五常中美俄法也纷纷发表了悼唁,中方称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国人民的巨大损失。美国总统拜登称她“定义了一个时代”,白宫降半旗致哀。俄总统普京请求查尔斯三世国王转达对王室成员和英国全体人民的慰问和支持。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她“是法国的朋友,一位善良的女王”。能让五常集体发声吊唁的人很少,伊丽莎白二世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