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到底有多厉害

接上两天前想写的话题,一个是金庸的文字功夫到底有多厉害,一个是怎么写年终总结。

还是先写金庸吧。

上世纪80年代武侠小说传入内地,不登大雅之堂,课堂上被老师搜剿,报纸广播上也被轮番狠批。我看到很多专业作家对武侠小说作家不屑一顾,在报纸上发豆腐块文章把金庸等批判一番,说他们水平很差,胡编乱造,生产精神鸦片。

当时,我看到这些豆腐块,心里就很纳闷。因为我觉得从作品中体现的文字技巧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金庸不知道比那些批他的作家高到哪里去了。

又过了不少年,看到《金庸传》(还不止一本)里金庸成长的历程,才彻底明白当时批金庸水平不行的作家真是无知者无畏、不知道天高地厚。

金庸的写作原力可以用恐怖形容。年,金庸已经很有名气,他和现在充满激情的年轻人一样离开大公司创业,跟老同学合资创办《明报》。

那时,金庸白天管理报社,夜里写社评(我们叫社论),还有武侠小说。《明报》创刊初期,全靠金庸日更武侠小说吸引读者。

金庸白天承担着报社当家人的事务和压力,晚上动笔写文章,夜夜不辍,靠大杯咖啡提神。不敢停啊,一旦报纸上的武侠专栏开了天窗,这份小报就要夭折。

从年到年9月金庸写完《鹿鼎记》封笔,金庸维持这种写作状态竟达13年之久。此后可能没这么累了。

写文章其实是一种输入和输出的游戏。我写帖子的感受是:写个一千字的帖子,起码需要两万字相关内容的阅读量支持,才能写出来。

只有写文章的人,才知道天天更新的困难。晚上十点,我能有空坐到电脑前时,经常一个字也不想敲,写作的欲望早被白天的琐事磨平。但是,我白天的那点工作量决不可能与创业时期的金庸相比。

更何况,60年代,文革思潮传入香港,金庸坚守良知底线,在报纸上连续撰文,抵制极左思潮对香港的侵扰,还受到香港左派暴徒的死亡威胁。这伙暴徒还真的烧死了一个反对他们的电台主播,暗杀名单上第二个就是金庸。

我非常好奇的是,在这么忙碌紧张和受压的情况下,金庸如何保持知识的摄入和持续稳定的输出?

只能说金庸天赋异禀,原力之强大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我喜欢用《星球大战》里原力这个词,觉得写作能力尚不能概括金庸在写作方面的特质。原力=才气+知识储备+写作欲望+功底+精力+意志

在写作原力上,古龙他们和金庸是没办法相比。因为,古龙是个身份单纯的作家,只要写好小说就行。古龙不仅不珍惜,还大肆挥霍自己的才华,让我们少看很多精彩的小说。

金庸除了报人的身份外,在写作上要创作多种题材作品,最著名的两样:社评和武侠小说,早期还有剧本、新闻报道。

写社评需要冷静分析、客观评判,写武侠小说需要构造宏伟的世界,离不开雄奇的想象、瑰丽的细节、感情充沛的人物。社评与武侠小说的创作完全是两种思维模式的产物。金庸竟然能切换自如,“左手写社评,

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我猜想金庸写周伯通“左右互搏”时,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影子。

金庸天才地、创造性地把西方古典主义小说的写作技法与中国小说传统相结合,将中国通俗小说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通俗小说的顶峰。同时,金庸的社评也以见解卓然、预判准确著称。

年3月,金庸飞赴北京,受到长者接见。为此,金庸写下长文《北国初春有所思》,该文质朴无华,以个人口吻,慢慢讲来,吐露心声,没有半点花哨和华丽用词,甚至有些“钝钝”的感觉。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教育和提醒儿子:你的文章感觉行文过快过于流畅,而为文的至高境界应该讷顿,你还要努力。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曾国藩说的文章讷顿的至高境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看过金庸的《北国初春有所思》大致明白了。这篇文章,不仅文字上已臻高境界,还有丰富的史料价值。金庸记载了和长者一个半小时畅谈的内容。以下为摘录:

江先说:“查先生久仰了,今日初次见面,我们十分欢迎。你的小说在内地有很多读者,许多领导人也很爱看。我没有仔细读过,但翻阅过,知道你的小说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地理背景、中国文化传统、人情风俗等等。”

我谦逊一番后说:“这次来北京,人大、政协正在开会,各位都很忙碌,前来打扰,很过意不去。”

江:“查先生来,我们总是欢迎的,很有兴趣和你谈谈,交换意见。人大、政协的会开得很好,很顺利。你是年生的,还是浙江口音,乡音未改哪,鬓毛却也未衰。你比我大两岁。”他转口问丁关根,丁是年生,江苏无锡人;鲁平是上海人,周南是山东人,都比江小一岁,曾建徽小2岁。

江说:“我们年纪都差不多,也都是在胜利前后和解放前上的大学,都经历过民族和国家的艰危困苦,有许多思想感情是共通的。我读你的政论文章,有些地方能起共鸣。”

他指着茶几上的一本《明报月刊》一月号,说:“比方说你这篇文章中谈到民主的发展,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的方式和速度各有不同。英国自大宪章开始到妇女有选举权,足足经过了年之久。这一点我很同意。英国人本来是尊重传统的、喜欢切合实际而循序渐进的民族。他们到现在还有上议员,所有贵族议员全部是皇室任命的,并非民选。彭定康先生怎么到香港来忽然搞这么一套。你这篇文章的英文翻译我也看过了。”他指指《明报月刊》旁边放的几页英文复印本,有几行底下划着红线,相信是他是表示同意的。

……

他说:“‘中国人是有脊梁的’这句话是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的。他有民族气节。他是浙江人,你们浙江文人很多,宋朝的大诗人陆游也是浙江人。他的诗词我想有三个方面,‘红酥手,黄滕酒’的《钗头凤》是爱情方面的;许多田园和抒情诗词是冲淡洒脱方面的;后世人最重视的是他的爱国诗,尤其‘死去原知万事空’那一首,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不知道、不赞赏的。”

他说:“我是学电机工程的,丁关根同志也是学科技的,我们都是上海交大毕业。我不搞文艺,但喜欢文艺,关根同志也是。”

此后他和我谈了一串中外文艺作品:

他最近借了俄国一部电影的录像带来看,是根据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拍摄的,他说这表现了旧俄时代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他说,那可说是俄国《红楼梦》,通过家庭生活来反映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束缚。

莎士比亚的戏剧Timon of Athns,他觉得剧中主角狄蒙斥骂雅典人崇拜金钱、生活腐化、朝三暮四、品格卑鄙的部分十分淋漓痛快。我想他特别提到莎士比亚这部比较次要的剧作,当是其中含有强烈的政治内容,以及当时雅典人“一切向钱看”的心态淹没了高尚的情操,这种危险的精神状态值得注意。

……

临别时,他拿了一叠书送给我,都与我家乡有关,一共十七本,包括《浙江文化史》、《浙江地名简志》、《浙江方志源流》、《浙江民俗研究》等等。其中有一本《两浙轶事》,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所编,是萧乾先生所编文史笔记丛书中的一套。

江笑说:“这里面有一篇关于你中学时代的事,很有趣,说到你在中学时给训导主任开除的经过。”

在文中,不仅有两位长者的交谈,还有一段金庸参观秀水街后的判断:

像这样的经济活动,中国数千年前早就有了。现在不过政府不再禁止干预,任由天性勤劳而善于经营的中国人发挥原有的本领。

这种本领使得中国人在亚洲四小龙中占其三(另一条小龙南韩,在秦、汉、唐时都曾属于中国,直到清代仍是中国的保护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这种本领,使得千千万万华侨在全世界成家立业,发达兴旺。

中国全国在经济上正大举改革开放,其实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只消除去种种阻挠市场经济的障碍,解放中国人固有的勤劳积贮、善于计算的天性,中国在经济上不久就是一条巨龙,不单是亚洲的巨龙,而且是世界的巨龙。

这是二十四年前的文章。今天再看《北国初春有所思》,更感觉金庸真的好厉害。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wh/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