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
作者:衣米妮子
烟和酒都戒了
我决定做一个清洁的女人
也不再说谎
色和欲都空了
渐渐离开我的体内
我不再需要什么
包括男人包括一个男人的爱
我开始吃素
红烧肉只做给女儿吃
不会再有思念
思念让我苍老皮肤干燥松懈
乳房下垂内分泌紊乱
我也不去算命
遇到闪电我会躲起来
也许我会去旅行路上只看风景
或许我还会为路边的野花动情尖叫
当我看到月亮时会感到忧伤
我会马上断了这些杂念
如一粒微尘般宁静
-6-17
对衣米妮子《瘾》的37种砸法
1#
《真正的瘾戒不掉》
一首诗读过三遍,才能够淡定地拿起砖头。例如这首《瘾》,读了三四遍,终于下定决心狠狠砸下去。或许这次又会砸到某个名家,砸疼了您,自己揉揉。反弹砸到我自己,我也自己揉揉。
从字面上来看,整首诗描述了一个单亲妈妈的日常生活场景。隔绝过去,心灰意冷。以前被放纵的种种欲望,物欲,肉欲,食欲,都变得萎靡并且灰暗。大半部分的章句描写了这种寡欲的生活,并且寡欲的生活并没有让她觉得安定,而只是无奈和逃避的结果。这从“我也不去算命,遇到闪电我会躲起来”中可以看到,并不是本人理想的生活状态,无奈和不满随时充斥,因为不能回顾从前“思念让我苍老皮肤干燥松懈,乳房下垂内分泌紊乱”。女人渴望被诱惑和欲望重新充满,并渴望因此重新鲜活。但因为某些原因她无法实现这些欲念,或许是有抚养女儿,为她树立一个好母亲形象的顾虑吧。当现实阻挡着重回以往的冲动时,只好不断告诫自己克制:“也许我会去旅行路上只看风景,当我看到月亮时会感到忧伤,我会马上断了这些杂念,如一粒微尘般宁静”。
往日的旧梦让她上瘾,生活里的欲望让她上瘾,所有她曾经历过的迷乱或者精彩的过程让她上瘾。整首诗应该说非常用心,作者力求包络欲望的方方面面,但还是有些不够力气,灰暗的没有灰到底,认命也没有认到底的。
这首《瘾》,冷和硬的背后藏着无尽的欲念的洪水,藏着一颗不甘的心,藏着随时随地可能迸发的咆哮努力构筑的堤防一旦出现缺口,或许就不是尖叫可以收拾的。真正的瘾是戒不掉的,因为真正的瘾,根都扎在心里。
2#
瘾――人生路上的风景
从这首诗看,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有叛逆思想的女人的人生轨迹。一个从纷纷扰扰,油盐酱醋,声色犬马归于宁静的心路历程。
烟、说谎、酒、色、欲、男人、男人的爱这些字与词,在老世界”贾政”式的人眼里,从一个女人的嘴里说出来,是多么地不雅,那些温文尔雅、那些文质彬彬、那些小家碧玉、那些大家闺秀,才为大流所欣赏,即便如今有诸如“女汉子”“女强人”之类的偏褒的词出现,也许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长发飘飘”,“巧目盼兮”的女子,美,永远是不变的话题...”
很多人都是做得说不得,这里作者把做得了的事又说得了,应该是胆大,真诚的女子。
瘾,应该是一种执着,执于物,执于人,执于观点,执于某种习惯...,如诗中烟、酒、色、欲、男人、男人的爱也许是作者曾经的执着。
一直不太能理解书中所说的”顿悟”,我想顿悟也许是因为感受多了,经历多了,才有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而这质变的过程是突兀的,不是渐变的,诗中作者做红烧肉给女儿吃,还是有尘心的,有牵挂的,还是一个普通的人,还是一个在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人...
那些曾让我苍老,皮肤干燥松懈,乳房下垂,内分泌紊乱的思念,那些曾让我去怀疑命运的闪电,都如旅行途中的风景,路边的野花,令人忧伤的月亮,不再困扰”我”,所有的情绪都会来,但是所有的情绪都会离开,有一种”来我欢迎,走我目送”的感觉。
我记得张德芬曾说,人生的目标是”爱,平和,喜悦”,作者应该就是在遇见未知的自己的路上行走...
至于诗的结构,不太懂,感觉比较平顺,最后两句话,”我会马上断了这些杂念
如一粒微尘般宁静”,我觉得是此诗的精华所在,过去的已过去,要展现的还是现在与未来。
自然规律,谁都改变不了,前面说的是事实与物质,后边说的是情绪与精神,我还是坚持一个向善的女人,在修行中做的各种努力。
3#
是“瘾”还是“隐”?
首先宣布,我不知道作者姓名。也偷偷去百度搜了一下,没有任何收获;凭主观臆断查了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