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古龙那里,是光怪陆离、奇异险绝、鬼神莫测的武侠世界。
古龙,本名熊耀华,年出生。生在香港,长在台湾。
古龙的父亲曾担任台北市长的机要秘书。但是,古龙的父母由于感情不合,在不断的争吵中离婚。
他充满愤怒和怨恨,父子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倔强的古龙离家出走,一边打工,一边念书。
失去家孩庭温暖的少年,往往由于精神的巨大伤害而人格扭曲变形,变得自暴自弃。
有的甚至会对当下社会产生敌意,将仇恨和愤怒投向他人。
少年古龙没有,他读完了专高中,又考入淡江大学外文系念英文。
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欧美文学作品,潜在的文学资质被激活,他开始写作。
第一篇作品是《从北国到南国》。这是一部情调忧伤而抒情的中篇小说。
大学毕业后,古龙在台北美军顾问团担任过翻译职务。这是一条稳稳当当的路。
大学毕业生到政府部门或教育界谋一个职位,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也能衣食不愁,养家无忧。
如果真是这样,台湾就多了一个官僚或教师,却少了一股奇异亮丽的侠气。
平庸的生活不适合古龙,他注定要过那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生活,干一番惊世骇俗、鬼泣神愁的事业。
年,他辞去了翻译职务,在偏僻的瑞芳镇租了间房子,过上了自由浪漫的自由撰稿人的生活。
常与一群朋友经常狂饮高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颇为得意。
但浪漫是要以金钱作为后盾的,写纯文艺作品挣不了稿费,他转向武侠小说创作。
古龙的创作力是惊人的。
从年到年这短短的四年间,他写出了十四部小说。
《苍穹神剑》、《月异星邪》、《剑气书香》、《孤星传》、《失魂引》、《游侠录》、《飘香剑雨》《湘妃剑》《护花铃》《彩环曲》《残金缺玉》《剑玄录》《剑客行》。
出手如此迅猛,犹如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先吞之势。
古龙很快与诸葛青云、卧龙生、司马翎合称台湾“四大名家”。
经过十来年的冲杀,古龙终于开辟出了自己的武侠世界,成为台湾武侠小说界的泰斗。
金钱、名誉、美女滚滚而来。他从台北郊区瑞芳镇搬进了市区,住上了二层楼的豪宅。
家人住在楼下,他一人独占二楼。酒柜中满是名酒,墙壁上挂满了名人字画。
他呼朋唤友,酣饮达旦,谈剑论文,豪气千云。
从年开始,古龙的武侠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最早被搬上银幕的是《流星?蝴蝶?剑》,导演是楚原。
随后,古龙将他的《剑气满天花满楼》等20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
年,他成立了雪龙电影公司,自任监制与导演,专门拍摄自己的武侠作品。
小说一旦插上了影视的翅膀,便满世界飞舞。
香港作家燕青说:
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之多,流传之广,看来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
即使是不看小说的人,也常会在银幕上和荧光屏上,看到古龙的作品。
一曲《小李飞刀》在香港与东南亚,唱到家喻户晓。
有一个时期,歌星前往东南亚登台,若不唱这一首歌,观众便会大喝倒彩。
累得连台湾歌星也要连夜赶练,即使口音不正,也要唱出这一首粤语歌曲。
古龙是个高产作家。在中国大陆和港台,署名古龙出版的武侠小说共一百多部。
其中,有些是古龙未竟之作,由别人续作而成;有的则完全是别人捉刀代笔而成。
年,古龙因长期酗酒与无规律而紧张艰苦的创作生活所累,医院。
9月21日,一代武侠巨星殒落,未达知天命,可谓英年早逝。
他短暂的生命犹如—颗慧星,在夜空中划出—道奇奇异的光彩。他构造的武侠世界永远散发着神秘而巨大的诱惑力。
山于天性,靑少年时期破裂的家庭生活,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古龙的性格复杂而单纯。
朋友、美女、名酒是古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二大珍玉,或者说,它们已成为古龙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龙一生嗜酒如命。
有人说,他是一个真正的酒徒。
但他是—个真正的酒侠。
未成家时的古龙,常到酒坊喝酒。
古龙喝酒的方式是痛快淋漓,干净利落。他与朋友一起开怀畅饮,头一仰,便是一杯,那种豪迈酒量,看得使人心惊。
古龙说:
浅斟细品最大的通病是废话太多,枝节太多,人物太多,情节也太多。
酒徒,嗜酒而只在酒,古龙嗜酒却不止在酒。
他用酒精燃烧自己的血液,使热血沸腾,激发本质中的侠气,将喝酒的境界与武侠小说创作境界贯通。
林清玄说:提到收藏的酒,就仿佛提到他笔下的武侠人物,古龙的眼中有一种神秘的光。
长期的酗酒,必然损坏肝脏。医院后,在医生和朋友的开导下,戒了半年的酒。
在他临死的前几天,又开始纵情喝酒,醉了睡,醒了又喝,又醉,又喝,用酒浇灭了自己生命的蜡烛。
古龙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酒,酒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了生命,才可能没有了酒。
美女也是古龙生命的一部分。
在大学期间,在台北的舞厅中结识了一个楚楚动人的风尘少女,很快堕人爱河。
他们在瑞芳镇陋居里度过了—段甜蜜的时光,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熊小龙,后来成为台湾柔道高手。
与这位风尘女分手后,他又迷恋上一个叫叶雪的舞女。又是同居,又是分手。
也许是对风尘女失去了兴趣,年,他被一个叫梅宝珠的女高中生所吸引。与她正式结了婚。
古龙的弟子丁情说:古大侠生性就是个浪子,所以根本不适合婚姻生活。
妻子无法长期忍受丈夫在外拈花惹草,绯闻不断,经常不回家。在生下三个儿子后,两人终于分手。
古龙名气越来越大,财源滚滚而来。他肯为女人大把大把地花钱,身边珠环翠绕,美女如云。
但他的内心却是寂寞的,他渴望真正的爱情。
又一个女高中生闯进了他的心扉。这是一个文静而美丽的江南少女,名叫于秀玲。她喜爱文学,读古龙的武侠小说,是古龙的崇拜者。
少女的爱是纯洁真诚的,古龙也报之以真诚,与她正式结婚。
古龙临终时向她真诚地忏悔道:真对不起你,也对不起那些爱过我的女人。
她回答说:“只要你知道了,今后我们会生活得很愉快。”
多么凄婉动人的结局。她是多么了解自己的丈夫,她的爱是多么地宽广深厚。
有人说,古龙是个好色之徒。
这样说太简单肤浅。一般追欢买笑的好色之徒,追求的只是肉欲的满足。而古龙不断寻找的,却是一段真情。
他所付出的,也是自己的真爱,并且,他对女性美的激情,成为了灵感的源泉。
有人说,他每一篇小说背后都有一个女人。
可以说,是女人成就了古龙。
在他生命到达终点前曾问朋友:怎么我的女朋友一个都没有来看我?
他丢不开、放不下的,仍然是他爱过的那些女人。
古龙的生活,不能没有醇酒和美女,更不能没有朋友。他爱交朋友,热爱朋友,把友情看的比什么都贵重。
他说:朋友就是朋友,绝对没有任何事能代替,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形容。
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玫瑰,再加上世界上所有的花朵,也不能比拟友情的芬芳与美丽。
他又说:朋友永远第一,朋友的事永远最要紧。
古龙身边经常围绕着一群朋友。大家狂饮高歌、谈天说地、意气风发,这是古龙最高兴的时候。
逢年过节,他都要提前邀请朋友到家宴饮。未结婚成家的朋友,那是非去不可的;
已结婚的朋友,不少人在家吃过饭再到古龙家饮酒过节。
丁情说:古大侠虽然不能缺少女伴,可是他常常会为了朋友,而舍弃他心爱的女人。他总认为女人可以再找,朋友知己却是难寻,怎么可以舍朋友而重女人呢?
也许,这些故事都化为了古龙武侠世界中的人物和故事,令读者回肠荡气,感叹唏嘘。
豪侠仗义,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的古龙,生活在朋友、美女、醇酒之中,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似乎是快乐无比,无忧无虑。
其实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孤独与痛苦。
高处不胜寒,不管是政坛上还是艺坛上的天才,他们的智慧越高,精神境界越高成就越大,离普通人就越远。
因而那众人皆醉我独醒,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般的深沉慨叹,永远回荡在历史的漫漫长空。
古龙说:世上本就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无论是夫妻,是兄弟,是朋友都一样。
古龙具有极髙的天赋,靑少年时期家庭悲剧带给他的精神创伤,内心的孤独感自然是沉重的。成名后的轰轰烈烈,不但不能抹去内心的孤独,反而使其更加深沉。
他说:一个人如果太有名了,就难免会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如果他要完全摆脱这种烦恼,最彻底的一种方法就是“死”。
这话说得何等悲凉决绝!没有深切的体验,断不能说出这样深刻的话。
古龙需要朋友,是因为他内心孤独;
他不断追求美女,也是因为他内心孤独;
他嗜酒如命,还是因为他内心孤独。
慷慨豪迈和孤独痛苦集于古龙一身。
古龙对武侠小说创作有自己的理论,有明确的追求。
他说:我们这一代的武侠小说,如杲真是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至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到达顶峰。
至王度庐的《铁骑银瓶》和朱贞木的《七杀碑》为一变,至《射雕英雄传》又一变。
到现在又有十几年了,现在无疑又到了应该变的时候!
要求变,就得求新,就得突破那些陈旧的固定形式,尝试去吸收。
《战争与和平》写的是一个大时代中的动乱,和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
《人鼠之间》写的却是人性的骄傲和卑践;
《国际机场写的是一个人如何在极度危险中重新认清自我;
《小妇人》写的是青春与欢乐;
《老人与海》写的是勇气的价值,和生命的可贵。
这些伟大的作家们,用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一种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有力的刻画出人性。
表达出他们的主题,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这世上的人与事,看得更深、更远些。’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写法,武侠小说也同祥可以用,为什么偏偏没有人用过?
在古龙开始创作武侠小说的60年代,金庸、梁羽生早已名满天下。
开始时,他为了挣稿费,就模仿金庸的写法。
但古龙毕竟是古龙,他的才气,他的文学修养,他的性格,都决定了他不甘于做人家的影子,而要独树一帜,异军突起。他在寻求新的突破。
他看准了当时武侠小说流人俗套、成为公式的弊病,使人不看也能知道它的内容。
他说:因为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一些固定的形式。
一个有志气、“天赋异禀”的少年,如何去辛苦学武,学成后如何去扬眉吐气,出人头地。
这段经历中当然包括了无数次神话般的巧合与奇遇。
当然也包括了一段爱恨情仇,一段爱情,最后是报仇雪恨,有情人成了眷属。
一位正直的侠客,如何运用他的智慧与武功,破了江湖中一个规模庞大的恶势力。
这位侠客不但“少年英俊,文武双全”,而且运气特别好。有时甚至能以“易容术"化妆成各种冬仆的人,连这些人的至亲好友、父母妻子都辨不出他的真伪。
这种写法并不坏,其中的人物有英雄侠士、风尘异人、节妇烈女,也有枭雄毒霸,奸邪小人,其中的情节一定曲折离奇,紧张刺激,而且很香艳。
只可借这这种形似已经写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而几通常都写的太荒唐无稽,太鲜血淋漓,却忘却了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
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
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着重其中丑恶的一面?
古龙选准了突破旧的公式和俗套的突破口,他要把表现丰富复杂的人性,塑造各种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
他又说:武侠小说中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武侠小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
应该说,他致力于提高武侠小说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値,因而自己的作品有了独特的风貌和艺术个性,为武侠小说创作开创了新路。
说到武侠小说,人们就会想起金庸、梁羽生、古龙。并且,人们喜欢给这三位大家“排座次”。
有人主张顺序应是金庸、梁羽生,古龙。
有人认为应是金庸、古龙、梁羽生。
有人却力主古龙、金庸、梁羽生。
担同一档次的作家,就很难说谁比谁强。你能说李白是诗坛的冠军还是杜甫是冠军?
文艺鉴赏的目的是要充分认识作家的创作个性,充分发掘作品的艺术美。
古龙从模仿金庸、梁羽生起家,终于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在三位武侠大师那里,金庸、梁羽生都将自己的人物和故事置于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营造出浓厚逼真的历史氛围,展示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精辟的历史见解。
梁羽生的人物和事件基本是虚构的,走的是《水浒传》的路子;
而金庸则以真实的运史人物和事件为基础,构建成自己的艺术大厦,具有以假乱真的魅力,似乎更接近《三国演义》。
古龙则干脆消解了历史,故事和人物纯属虛构,根本不要历史背景。这根源于他的艺术观念,他要把表现人性作为自己的目的。
而人性的基本要素并不因历史背景的变迁而改变多少。改变较大的,只是人们关于人性的认识和观念。
在人物塑造方面,古龙与金庸、梁羽生亦有明显的差异。金庸的人物性格复杂,亦正亦邪,多面统一,具有雕塑般的立体效果。
他追求的,仍然是人物性格广泛而深阔的社会意义。
梁羽生的人物多少有些济世救民的儒家传统色彩,因而正邪分明,具有理想化的倾向和丰富的社会内涵,但有几分公式化、概念化的成分。
古龙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进其艺术人物的血液里,因而他们大多带有怪诞、神秘、孤独、多情的性格特点。
对于武功的描写,金庸以传统文化精神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融入武功的创造和描写中。
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养生之道,方技杂术,都可以化为盖世武功,并描述得那样合情合理,有声有色。
梁羽生创造的武功,多半是技击加上超技击的描写,一招一式,明明白白,细腻逼真。
将武功的形式变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要素,同他的人物形象塑造一样,梁羽生的武功,也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和理想主义倾向,武功也有正邪之分。
在古龙那里,他说:
武佚小说中的动作的描写,应该是简单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恪套的。
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事件的冲突,尽量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
若你再制造气氛,紧张的气氛,肃杀的气氣,用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到刺激,武侠小说毕竞不是国术指导,武侠小说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杀人的!
血和暴力虽然永远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太多的血和暴力,就会令人反胃了。
因此,古龙绝不细腻地描绘武功的一招一式,而将重点放在气氛的营造上,他的武功干净利落,就像他喝酒的风格一样,一招之间,生死立判。
他把“无招之招”作为武功修炼的最高境界,刀人合一,物我相忘;融合为一种无声无形的梢神意志,所向无敌。
在结构与语言方面,金庸的语言俊爽、绵密,从容不迫而诙谐有趣,他的小说结构精巧繁复,谨严有致。
梁羽生古典文学的修养深厚,诗词歌赋应手而来,语言雅致优美,古色古香。
小说技法多继承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铺张故事,有明显的说书的痕迹。
古龙小说的语言短句多,句式多变,短句与长句有机交错,激荡跳跃,节奏分明。他常用写诗和散文的方式来写小说,将意象作诗式的排列,组合成画面。
二月廿四,午时。
关洛道上。
司马超群鞭马、放缰、飞驰。
驰向长安。
他的马仍在飞奔,仍然冲劲十足,
因为他已经在途中换了四次马。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古龙的江湖,都是他自己的影子。
侠客社区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