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龙同名武侠小说改编的《三少爷的剑》在今年12月2号上映!
本来以“古龙原著,徐克监制,尔冬升执导”这样的“资深武侠电影人”阵容,相信能再次掀起一股武侠热潮。
可是自上映一周以来,票房惨败,电影出品方博纳甚至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据导演尔冬升坦言:“电影的制作总成本在1亿元左右,后期花了2年,演员的片酬占比还不到20%。”
作为监制,徐克在3D、特技的拍摄和美术、服装乃至道具上都给予了全方位指导。
这样巨大的投资,这样精良的制作,为什么还会出现亏本的现象?
难道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真的已没落,成为过去式了吗?
武侠鼎盛的时代
武侠的小说和电影,是中国独有的类型题材,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
中国最早武侠小说为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三侠五义》有关武功技击(如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等),江湖勾当(夜行衣、用毒、皮脸面具等)以及机关埋伏种种名目之演述,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基本形式和模式。
在三十年代,最有名的武侠小说家便有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的神怪武侠小说,宫白羽的社会武侠小说,郑证因的技击武侠小说,王度庐的言情武侠小说等四大派武侠小说。(其著名代表作有:《蜀山剑侠传》、《十二金钱镖》、《卧虎藏龙》等。)
之后,梁羽生开新派武侠小说先河,金庸则发扬光大,古龙求新求变,温瑞安将其延续。
50年代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梁开创了一个武侠新的时代,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
50年代中后期金庸出现,在当时港台政治压抑的年代,金庸让武侠小说变成畅销书,并把武侠小说上升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代表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部书名首字连成一副对联)!
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时候,古龙出现并走红,成为唯一一个可以与金庸比肩的武侠小说家。
(在这里要多介绍一下古龙,因为《三少爷的剑》原著就是古龙!)
古龙于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但业绩平平,其间为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潜力。
在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剑录》后,让人耳目一新,但风格尚未形成。
在-年间古龙完成了他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开始走红。特别是年的《楚留香传奇》,内杂武侠、文艺及现代心理分析,特别是西方推理小说的架构。
由此起,古龙武侠小说即脱胎换骨,迈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殿堂。相继写出《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三少爷的剑》、《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等作品。
古龙的小说风格与其他作家完全不同,他的是一种似诗、类俳句、非散文的怪异文体。
比如:
风。
冷风。
冷风吹。
星星。
漫天的星星。
可能古大侠觉得此种方式最能表达他的思想,同时又能最大化的挣到稿费,(当时台湾小说是按照排数来计费的),从而也形成了古龙独有的风格。
这种简单直接、动漫化的妄举,对于中国文字是一种伤害。但尽管如此,在至年间的古龙小说却“一枝独秀”,以至于他成为同辈名家及新进作者模仿的对象。但同时他也害死了这些没有他那般天纵其才的跟风作家。
红了十年后,古龙年以后的作品每况愈下,在看过《护花铃》等他的半部作品后,深深地理解在后期他江郎才尽后酗酒的痛苦。从一个构思或几千字的开头就可以换来巨额的金钱和合同,到后期读者逐渐冷落、出版商追稿时的无情。英年早逝也许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结局。年古龙在肝硬化的剧痛中走完了他绚烂的一生。
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温瑞安颇受古龙影响,写出了《四大名捕》、《神州奇侠》等作品,文字风格均可见古龙的痕迹,但后期加入了神魔玄幻,武侠的味道却被“异化”了。
在此之后,武侠小说的创作进入低潮,年后出现大批网络作家从事武侠创作,但是大多都走上了玄幻之路,已不再是原先的那个武侠,那个江湖了。
武侠的落寞与存在
武侠的黄金时期是在70年代至90年代,在这段时间,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武侠占主要市场,是最流行的的题材。也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最早、最辉煌的成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和喜好也变了,武侠小说已被玄幻小说所替代,现在的读者似乎都喜欢投入一些天马行空、虚无缥缈的世界里任意驰骋。
而武侠的电影也被一些现代警匪、动作类电影取代,武侠之中的“武”和“侠”元素,在其他一些类型片中也可以看到,甚至连外国的电影也都加入了中国武侠的元素,相应的就把武侠这碗饭给“抢”了!
如今武侠的存在,大多都是在一些不断翻拍的古装偶像剧、武侠游戏,以及古风歌曲中。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老炮儿》中吴亦凡看的《小李飞刀》。
当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中响起“世间始终你好”这首《射雕》主题曲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似乎出现了那些年放浪不羁的侠客,仗剑天涯的豪情,快意恩仇的江湖。
让武侠再流行是不太可能是事了,因为现在观众的世界与过去已不一样了,但是武侠并非没有市场,而是作为一种传承,在延续,在改变。
以太汽车是一个汽车后服务汽车金融、二手车、粉丝经济++的撮合型集成平台。
ID:ethercars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