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龙,是武侠小说的两大旗帜,影响深远。曹丕有一句名言“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意思是说,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看看金庸古龙两位名家,似乎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总体来说,金庸与古龙的相互评价都非常高。古龙对金庸的评价甚至到了“影响力无人能比”的高度。
不过,在极度敬佩之余,古龙还是有自己的“小目标”。如果按这个目标走下去,他超过金庸都是很有可能的。
古龙评金庸:影响力无人能比
古龙承认,在开始写武侠小说时,就几乎是在拼命模仿金庸,写了十年后,在写《名剑风流》、《绝代双骄》时,还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古龙还专门说明,本不愿讨论同时代的武侠小说作者,但金庸却可以例外。
“因为他对这一代武侠小说的影响力,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近十八年来的武侠小说,无论谁的作品,多多少少都难免受到他的影响。
他融合了各家各派之长,其中不仅是武侠小说,还融会了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西洋文学,才形成了他自已的独特风格,简洁、干净、生动!
他的小说结构严密,局面虽大,但却能首尾呼应,其中的人物更跃跃如生,呼之欲出。”
应该说,这是一个顶级的评价。
金庸评古龙:慷慨豪迈,文如其人
年9月21日,48岁的古龙留下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名言后去世。金庸心中哀痛,留下祭奠古龙的手迹:“古龙兄为人慷慨豪迈,跌宕自如,变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复多奇气。惜英年早逝,余与古兄当年交好,且喜读其书,今既不见其人,又无新作可读,深自悼惜。”
金庸封笔之后,非常看好古龙。
年,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在《明报》的连载行将结束,他写信向古龙约稿,请他长期为《明报》撰写武侠小说。
据说,古龙读完金庸的亲笔信,简直难以置信,半天不说一句话。此后,古龙即开始为《明报》撰写“陆小凤系列”,在《明报》连载时,获得空前成功。
所以,在事业上,金庸对古龙帮助较大。
古龙有自己的“小目标”
首富王健林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我先挣它一个亿!”,每天从小目标走起。
古龙当然不认识王健林,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小目标”。
他在《关于武侠》里面写到:
金庸先生所创造的武侠小说风格虽然至今还是足以吸引千千万万的读者,但武侠小说还是已到了要求新、求变的时候。
因为武侠小说已写得太多,读者们也已看得太多了。
有很多读者看了一部书的前两本,就已经可以预测到结局。
最妙的是,越奇诡的故事,读者越能猜到结局。
因为同样“奇诡”的故事已被写过无数次了,易容、毒药、诈死、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头──这些圈套,都已很难令读者上钩。
从古龙先生的描述来看,是在学习金庸的基础上,再把武侠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他成功了,因为他成为了和金庸相提并论的武侠名家。
但他并没有完全成功。
他在巅峰作品“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出来之际,还在《欢乐英雄》、《风铃中的刀声》等作品的前言,反复提及要多尝试,写出提升武侠小说地位的作品,让人们真正认为武侠小说进入了文学的殿堂。
这个目标,当然更高。按照“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规律,又适逢武侠盛世,而且金庸封笔,他正值盛年。因此,他超过金庸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可惜他没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小目标”。年9月21日,48岁的古龙留下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名言后去世。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