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金庸武侠的第一性原理

年10月30日,是金庸先生去逝的日子。距此已有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我重新把金庸小说简略的翻阅一遍,以纪念金庸先生,同时也想探究一下金庸小说作为中国武侠精神的代表,流行这么多年,本源为何?用混沌大学的说法,挖一挖金庸武侠的第一性原理。

进入武侠的世界,我们从李白的一首诗开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是金庸《侠客行》小说的来源,同时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着重表现了侯嬴和朱亥二位义士的行为和气节。故事原文较长,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侠义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实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有了。最早侠的先祖是墨子。墨家的要义是舍己为人,他们出身于士人阶层,要成为文武双全的人。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就是帮助弱小,帮助他人,他们只帮助弱小的国家打守卫战,乱世中拯救百姓。

墨子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四公子、有荆轲、豫让、侯嬴、朱亥、专诸等,他们的故事都记载于史记中。到汉代,知名的侠客有剧孟、郭解(后来被汉武帝杀了)、典卫(后来是曹操的将领)。到唐代,李白就是著名的侠客,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提到自己“十五好剑术”,还创作了大量诗作讴歌游侠行为。唐代还有红拂女、聂隐娘(梁羽生小说的重要人物)等知名侠客。一直到晚清,黄飞鸿、霍元甲、大刀王五,都是真人真事真侠。

同样武侠小说在中国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都不断涌现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段落:

春秋战国:庄子《说剑》,描述了天子之剑、诸候之剑、庶民之剑,这段后在大秦帝国的历史小说中被引用;

秦汉时期:《史记-游侠列传》、《汉书-游侠传》;

魏晋南北朝:《搜神记-李寄斩蛇》、曹植《白马篇》-著名的诗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隋唐时间:《传奇-昆仑奴》、《传奇-聂隐娘传》;

北宋南宋:《梦溪笔谈-定远弓手》、《剑客行》;

明代:《水浒传》、《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清代:《三侠五义》、《七剑十三侠》;

民国:《江湖奇侠传》、《蜀山剑侠传》;

到了50年代,武侠作品到了一个高峰时期,名家辈出,金庸、梁羽生、倪匡、古龙、黄易、温瑞安都是不世之才。

(1)了解一下金庸其人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香港四大才子是分别为金庸、倪匡、黄霑、蔡澜,四人各有所长,且均为好友)

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

金庸家族关系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徐志摩—金庸的表哥、蒋百里—金庸的姑父、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

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

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年9月,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金庸共创作15部中长篇武侠小说,其中14部,被编为一幅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没有包括《越女剑》,这部是其在年完成的。

小说家兼评论家倪匡(他经常在金庸外出出差时帮金庸代笔)对金庸小说排名如下:第1《鹿鼎记》(倪匡认为是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第2《天龙八部》;第3《笑傲江湖》;第4《神雕侠侣》;第5《雪山飞狐》;第6《倚天屠龙记》;第7《射雕英雄传》;第8《书剑恩仇录》;第9《连城诀》;第10《侠客行》;第11《飞狐外传》;第12《碧血剑》;第13《鸳鸯刀》;第14《白马啸西风》;第15《越女剑》;

(2)了解一下作品精神

金庸对"侠"的描写

侠的伟大:郭靖、萧峰

这类顶天立地的侠客们为国为民,可以做任何事,并把行侠仗义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在百姓心中和读者心中的光辉形象无可比拟的,充分表明了侠义精神的伟大。郭靖是民族主义的英雄,而萧峰是国际主义的英雄,我认为萧峰比郭靖更胜一筹。

侠的自由:令狐冲、杨过、张无忌

他们在金庸的小说中虽然是主角,但更多的是属于被配角推着前进的人物,他们生活中放浪不羁,感情上无视正邪之分,不理会社会评价,不拘泥于江湖规矩,凡事但凭随心所欲,大有“我欲为之便为之”的狂傲成分在其中。阐述了侠客们的自由狂放,不受拘束的特点。最为旷达的是令狐冲,在武功未成,身怀绝症的时候还能乐山乐水乐友,不是凡人。

侠的局限性:袁承志、陈家洛

他们在金庸的笔下性格死板,人物丰满度不够。他们自认为自己在为国为民,做事“循规蹈矩”(江湖规矩)。凡事都计划的天衣无缝却最后都一事无成。袁承志,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和盖世的豪气,却最终被多尔衮利用,落得个与一个并不真心相爱的女人隐居孤岛的无奈结局。陈家洛文武双全,一表人才,带领的红花会原本拥有武力铲除满清的实力,却因为并不想用流血的手段而去幻想去策反乾隆,结果反被乾隆算计,不但喜欢的女人死了,而自己也亲手扼杀了完成复汉逐满的希望。

侠的颠覆:韦小宝

他不会武功,只会一招“脚底抹油”;大字不识几个,为人无赖又贪财;爱美女,光老婆就娶了七个,一路走到最后全凭的是他的小聪明。但他身上有侠的光华,那就是“义气”,只要是对他好的人,他也把他们放在心里,因此他不断帮助康熙对付各道难关,因此他宁可住在孤岛,也不对付陈近南的天地会。他心中自有大义,后来被天地会拿住,让他推翻清朝当皇帝时,他说小玄子当的挺好的,自己大字不识可干不了。所以,韦小宝可是金庸武侠里过得最得意的大侠了。

金庸对“武”的描写

最强招式–岱宗夫如何

“……右手长剑斜指而下,左手五指正在屈指而数,从一数到五,握而成拳,又将拇指伸出,次而食指,终至五指全展,跟着又屈拇指而屈食指,再屈中指……这一招可算得是泰山派剑法中最高深的绝艺,要旨不在右手剑招,而在左手的算数。左手不住屈指计算,算的是敌人所处方位、武功门派、身形长短、兵刃大小,以及日光所照高低等等,计算极为繁复,一经算准,挺剑击出,无不中的。”这是云计算杀人招法啊。当然华山思过崖石壁也给出了破解之法,第一时间把算数的左手砍去即可。

最神招式-独孤九剑

独孤求败和“独孤九剑”作为金庸小说中的异数和标杆存在,二者在“武功最高的人”和“最强武功”两项评比中均排在前列。风清扬传令狐冲“独孤九剑”时,其实令狐只勉强掌握了“独孤七剑”,第七剑“破掌式”,第九剑“破气式”他都不会。风太师叔说以令狐的资质(其实已经高得令人发指了)“破掌式”再练二十年方可与天下掌法的顶尖大高手争锋,“破气式”只怕终身无望。

最高境界-武的方法论

少林扫地僧之所以是全书第一高手,我认为是下面的这一大段话,讲出了武的哲学、武的境界、武的方法论。

他说:“佛门子弟习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练上乘武功,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

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唯有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高,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绝技了。”

网上有好事者,经常的在比较什么是金庸小说最强的武功,我也大约整理了一下,列出最强的五种武功。

排名第一:葵花宝典,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太狠了。

排名第二:越女剑法,三千越甲不可敌,致胜千万人。

排名第三:六脉神剑,隔空激发,制敌无形,远程剑法。

排名第四: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有招破万招。

排名第五:降龙十八掌,天下之至刚,打架没输过。

金庸对“情”的描写

金庸也是写情的高手,功力不在琼遥之下,神雕一书被世人称为情书,也是有理由的。

最深情-杨过跳崖:

他自来生性激烈,此时万念俱灰,心想:“龙儿既已在十六年前便即逝世,我多活这十六年实在无谓之至。”望着断肠崖前那个深谷,只见谷口烟雾缭绕,他每次来此,从没见到过云雾下的谷底,此时仍是如此。仰起头来,纵声长啸,只吹得断肠崖上数百朵憔悴了的龙女花飞舞乱转,轻轻说道:“当年你突然失踪,不知去向,我寻遍山前山后,找不到你,那时定是跃入了这万丈深谷之中,这十六年中,难道你不怕寂寞吗?”泪眼模糊,眼前似乎幻出了小龙女白衣飘飘的影子,又隐隐似乎听到小龙女在谷底叫道:“杨郎,杨郎,你别伤心,别伤心!”杨过双足一蹬,身子飞起,一下子跃入了深谷之中。

最裂心-塞上牛羊空许约:

萧峰呆立桥上,伤心无比,悔恨无穷,提起手掌,砰的一声,拍在石栏杆上,只击得石屑纷飞。他拍了一掌,又拍一掌,忽喇喇一声大响,一片石栏杆掉入了河里,要想号哭,却说什么也哭声不出来。一条闪电过去,清清楚楚映出了阿朱的脸。那深情关切之意,仍然留在她的眉梢嘴角。萧峰大叫一声:“阿朱!”抱着她身子,向荒野中直奔。雷声轰隆,大雨倾盆,他一会儿奔上山峰,一会儿又奔入了山谷,浑不知身在何处,脑海中一片混沌,竟似是成了一片空白。雷声。渐止,大雨仍下个不停。东方现出黎明,天慢慢亮了。萧峰已狂奔了两个多时辰,但他丝毫不知疲倦,只是想尽量折磨自己,只是想立刻死了,永远陪着阿朱。他嘶声呼号,狂奔乱走,不知不觉间,忽然又回到了那石桥上。

最失意-文秀回中原:

哈卜拉姆再聪明、再有学问,有一件事却是他不能解答的,因为包罗万有的可兰经上也没有答案: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最决绝-赵敏闯婚堂

赵敏说道:“我有几句话跟张教主说,说毕便去,容日后再行叨扰。”杨逍道:“赵姑娘有甚么话,待行礼之后再说不迟。”赵敏道:“行礼之后,已经迟了。”赵敏向范遥道:“苦大师,人家要对我动手,你帮不帮我?”范遥眉头一皱,说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最痴爱-程灵素以命救胡斐

程灵素吸一口毒血,便吐在地下,若是寻常毒药,她可以用手指按捺,从空心金针中吸出毒质,便如替苗人凤治眼一般,但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大剧毒入体,又岂是此法所能奏效?她直吸了四十多口,眼见吸出来的血液已全呈鲜红之色,这才放心,吁了一口长气,柔声道:“大哥,你和我都很可怜。你心中喜欢袁姑娘,那知道她却出家做了尼姑……我……我心中……”她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

金庸对“文化”的描写

琴–笑傲江湖曲、清心普善咒、通过金庸小说,我们知道了”广陵散“,然后知道了嵇康,知道了竹林七贤,知道了魏晋风骨。

棋-我对围棋的喜爱和学习是从金庸小说开始的。天龙八部中黄眉僧和段延庆的为争先的较量,让我对围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然后在金庸小说中不断围棋的描写,比如珍珑棋局和黑白子等。

书–最让我记忆深刻有是张翠山用“宝刀屠龙,武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书法武功折服了谢逊那一幕。还有朱子柳写在霍都身上的“尔乃蛮夷”四字。

画–向问天偷了“溪山行旅图”去梅庄救出了任我行。我后来查了一下,原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号称宋画第一,是台北故宫三宝之一,与其并列的还有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涨知识了!

诗–金庸小说中的诗句极多,但最有名的是元问好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和“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小时候看了很多次,所以直到现在这几首诗还能够背诵。

酒–天龙八部中,萧峰每次喝酒,必然有一场酣畅淋漓的打斗。江南酒楼上与段誉比酒、聚贤庄上与朋友们决别酒、少室山上与十八燕骑和结拜兄弟同饮生死酒。这些篇张情节让不喜欢喝酒的我也看得如痴如醉。

花–金庸小说中对花最美的描写在王夫人的曼陀山庄,原来茶花有这么多种类,抓破美人脸、十八学士、十三太保、风尘三侠等等,掩书叹之,心向往之。而全书中最毒的莫过于情花了,真的叫相爱的人生不如死,比七心海棠什么的无解之毒厉害多了。

金庸小说的影射

我们看看射雕五绝的来源:

东为木,黄薬师,来自桃花岛,穿青色布袍,都有木

南为火,所以南帝名一灯大师,练的绝技是一阳指

西为金,欧阳锋,名有金,用铁筝,西色白,白驼山

北为水,所以北丐叫洪七公,练的绝技是降龙十八掌

中为土,王重阳原名王喆,都是土,土黄色,道士黄冠

我们再来看看杨过和小龙女的师徒恋的原型:

徐志摩是杨过,陆小曼是小龙女。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称呼:小龙、龙龙、我最甜的龙儿。杨过与小龙女是师徒恋,为世俗所不容。徐志摩爱上的陆小曼是有夫之妇,失欢于父母、不容于师友、见讥于亲族。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神雕是金庸的情书。

郭靖对于杨过而言,亦师亦父。杨过娶师为妻,最在意的是郭靖的态度,而郭靖强烈反对:“过儿,你可要立定脚跟,好好做人,别闹得身败名裂……过儿,我心里好疼,你明白么?我宁可你死了,也不愿你做坏事,你明白么?”

徐志摩则是梁启超先生的关门弟子,梁先生也是坚决反对他和陆小曼婚姻的,后来经不住胡适反复游说,才勉强答应做证婚人。在婚礼致辞中,梁先生以严师的身份,当着一百多位来宾的面,滔滔训话:徐志摩、陆小曼,你们听着,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新结婚的,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我作为你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还认我这个先生的话—又作为今天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我送你们一句话:祝你们这是此生最后一次结婚。

(3)谈谈对侠的理解:

我们看了这么多武侠小说,对什么是侠想必都有自己的理解,我粗浅的将我们对侠有理解分为三个层次,以做深度的对应。

第一层:

侠,从字面上理解,左边一个人,右边双臂各扶持一人,意为靠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辱的人。是为游离于国家纲纪法度与道德伦常之外,除恶济困的人,是律法之外正义的化身。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

第二层:

侠客重视身体上的修炼,在师付的指点下通过灵肉方面的共同进取,获得高超的能力。侠客也会参与社会构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路见不平。侠客知行合一,自强不息,通过修炼与行侠证道,了解生命与宇宙的终极意义。

第三层: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的留候论

同时,侠不但中国有,国外也有。日本的武士道,来自于中国儒道、汉化佛教、日本神道教的三者合一。日本的武士在幕府时代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武士也是侠。欧州的骑士,是效忠于教会和国王的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的人,他的社会职责决定了伸张正义是他的工作。美国的牛仔,源自于西部开发,也能充份有表现出美国初创时的勇敢、独立、开拓、自由的侠的品质。

而作为我们中国人,我们其实都是具有侠客梦的,身处江湖中,心忧天下倾。匡扶正义的理想人格不断在历代文人作品中出现,受到大众们的喜爱。因为这寄托了我们上至达官、下至布衣对盛世的期待。

(4)侠的第一性原理:

然后,我们来挖一挖武侠精神第一性原因。什么是武侠精神所唯一不变的那个“1”,从而使经历了千年,一直流行至今。

如果说武侠精神的第一曲线是“金温梁古”的小说作品的变体,电影、电视、漫画、游戏,让武侠精神被更多的大众所喜爱和接受,那二曲线有了吗?好像还没有,昆仑和沧海只是小的分形,三体和将夜虽各有精彩,但对武侠精神的三个层次理解还不够到位。这说明武侠精神所唯一不变的那个“1”还没有找到。

侠客们为什么一直在行侠,其源源不断的动力何在?观众们为什么会喜观这样的行为,满足了我们什么样的需求?

我想,侠的动力在于自我实现和被尊重的需求吧,他们享受持续的内心价值观的激励。观众们喜欢看则在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在于我们观看后所获得的情感的宣泄。层次稍高的一点的观众则会被侠客们的行为和价值观所感召,对照代入其中。

然后我们可提炼出武侠精神的五大关键词:诚(诚心正意,恩怨分明)、信(信守承诺,承担责任)、武(强身健体,坚毅勇武)、义(维护公理,以义为先)和“乐”

而这个“乐”字就是我所认为武侠精神的第一性原理。此“乐”不是简单的理解的快乐,而是指助人为乐之乐及安乐之乐。是的,武侠精神的第一性就是“助人为乐而让天下安乐”。所以雷峰叔叔是我们的榜样,所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们的想要达到的情怀和境界。

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就是身体力行,日行一善,助人为乐,帮助身边可以帮助和值得帮助的人。这就是行侠,就是在秉行金庸先生的武侠精神,如果这样能让世界变的更好一点点,想必金庸先生也能含笑九泉了。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曰:“不若与人。”

励辉旻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帮忙转发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guoa.com/ygms/2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