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空军是指年至年的德国空军,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于年9月在欧洲爆发时当时世上最强大、最先进和最具战斗经验的一支空军。纳粹德国空军于年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后正式成立,用途主要是为支援闪击战横扫欧洲。其中,德国的飞机大部分皆为先进的设计,在技术上胜过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国家。如Ju87“斯图卡”轰炸机和Bf战斗机即是当时德国空军的代表性军机。空军是德军在闪击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陆军战术性的密接支援,令德军在战争头九个月内以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直到年于不列颠空战被英国皇家空军击败,原因是当时的德国空军缺乏战略打击能力。尽管这场空战的失败挫伤了德国空军的气势,当希特勒于年6月为扩大“生存空间”而入侵苏联时,德国空军在初期仍取得不小的战果,其胜利一直到年至年的苏联冬天所中止。
由于德国并未在年或年取得对苏联的决定性胜利,德国空军被迫陷入一场消耗战中,作战范围也持续扩大到北非和大西洋。美国的参战更使得英国皇家空军迅速恢复实力,能对德国本土持续地空袭,德国将其反击行动被称作“帝国保卫战”,在这期间,德国空军的力量持续被削弱,到了年中期基本上已消失,使得在西线反击盟军的德国陆军缺乏空中支援。德国空军以革命性的新式战机持续战斗至战争最后几天,如Me、Me和He,但仍无法扭转战败的结果。
与英美两国的主流看法不同,德国空军并非为陆军的附庸。德军军官积极地发展对敌人施以战略轰炸的能力,然而,德国必须优先考量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虽然空军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但因为德国是一个传统陆权国,空军必须以支援陆军的方向来发展。因为上述的原因,在年和年期间,德国空军领导人着重于它们“战术支援”的能力。空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曾作为重要的支援角色。在此方向的发展上,提倡在执行作战行动外的空中支援与攻击地面目标。年的作战手册《空战行动指挥要领》持续作为德国空军的作战方针,直到年。该手册指出国防军空军总司令部必须集中其力量投入于有限的作战行动(并非战略性行动);保卫特定地区领空与支援陆军作战。
有了稳固的战术作战概念后,德国空军理论家需要一个战略方针与组织。一战德意志帝国空军的一名军官(并非飞行员)—罗伯特·克瑙斯在战后长期担任汉莎航空的飞行员,经验丰富,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空中力量理论家。克瑙斯拥护杜黑有关“可以借由轰炸敌方工业设施与对主要城市的恐怖轰炸来获取战争胜利”的理论,并提倡对敌国平民的攻击。对于杜黑恐怖轰炸的主张,德国参谋部极力反对,认为这种行动会招来敌军的报复,从而波及到德国平民与城市。年12月,德国空军参谋长瓦尔特·韦佛试着将空军的作战学说转为战略层面。此时,韦佛为了建立战略轰炸部队,而进行了军事演习(假想敌为法国)试着证明自己的理论。尽管这次演习中仍有攻击地面部队和通信设备的行动,韦佛认为它还是证明了战争中的决定性之处在于摧毁敌人的军事工业能力,并在年制定了《空军第16号命令:空战指挥》,认为空军的作战任务应该针对以上目标。
对于此理论,德国空军高层拒绝实行恐怖轰炸的行动。虽然恐怖轰炸被认为会造成反效果,提高而非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但后来改变了空军原本主要的作战任务—摧毁敌人军队,而加入了此类轰炸行动。至于后来对格尔尼卡、鹿特丹和华沙等城市的轰炸则被德军认为是战术性的军事支援行动,而非战略性的恐怖攻击。然而,韦佛了解战略轰炸的重要性。在空军于年最新引入的作战理论—《航空空战指挥》中,韦佛摒弃了杜黑的理论和归纳了空中战略的5个要点:通过轰炸敌方机场与制造厂并击败进攻德军目标的敌军飞机,以摧毁敌军空军。借由摧毁铁路、公路,尤其是桥梁和隧道等重要补给线而妨碍敌人陆军大规模兵力的行动。有效支援陆军单位,借由轰炸摧毁敌方陆军,直接性地参与陆战。借由轰炸敌方海军基地,保护德军海军基地,和直接性地参与海战以支援海军作战。能有效瘫痪敌军后勤与生产单位,给予敌军战争潜力上的负担。
韦佛相信战术型的军机仅是空军战略力量发展的第一步,并开始计划生产战略轰炸机机队,试着将战略轰炸转为战争爆发时的空军主要战略。年5月,韦佛开始实行一个长达7年的乌拉尔轰炸机研制计划,这款轰炸机将负责空军轰炸苏联心脏地带的任务。年,此计划衍生出了Do19和Ju89两种长程轰炸机的原型机,虽然两者因动力不足皆未完成。年4月,韦佛制定其“A轰炸机”需要有航程6,公里(4,英里)和承载公斤(1,磅)炸弹的能力。然而韦佛的乌拉尔轰炸机计划迟迟没有完成,而他所不断提倡的空中战略方针也被放弃。
到了年代晚期,德国空军没有明确的作战用途。空军虽然并非为陆军的附属支援力量,但也没有明确的战略性任务。德国空军变成一个能执行非常广泛作战任务,而非特定任务的军事组织,其功能也处于战术和战略两方面之间。因此,德国空军被弹性使用在各任务中,以及提供陆军条件以达到战斗中决定性的胜利。事实上在战争爆发之前,德国空军仅有15%的军机是专用于支援陆军作战,而因为德军在二战初期接连的闪击战胜利,使人们存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德国空军是仅以战术支援为目的而建立的。
建军方向的改变(年至年)
年6月3日,韦佛与他的工程师因为搭乘的He70未作细部检查而坠毁,两人皆丧命。韦佛死后,戈林任命阿尔贝特·凯塞林作为继任者,担任空军参谋长,和任命恩斯特·乌德特担任帝国空军技术部部长。尽管乌德特并非航空技术的专家,他还是对德国空军的建军方向有了一定的影响,他主张空军应使用中型、快速的轰炸机于作战地区摧毁敌人的航空武力,而非对飞机制造厂进行轰炸。凯塞林和乌德特的主张发展并非顺利。在凯塞林于至年担任参谋长期间,他与乌德特彼此在争夺权力与军中势力,并要做戈林“应声虫”的工作。乌德特后来意识到自己的极限,而他在研制德国军机上的失败将会为空军带来长期的不良影响。
恩斯特·乌德特,和凯塞林一起负责为德国空军设计出最适合其作战方针的机种,并着重于战术支援的功能。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没有进展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许多空军将领认为中型轰炸机就具有战略轰炸的能力,来应付德国最可能交战的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法国。但认为在面对英国时会遭遇困难。年德国第2航空舰队指挥官—海尔穆勒·费尔麦航空兵上将被要求负责制定德国空军对英伦三岛的作战计划,他认为可以借由轰炸来摧毁英国抵抗意志,进而获取胜利。费尔麦曾于笔记中记述,认为英国已在慕尼黑危机,伦敦市所爆发的恐慌中暴露了其弱点。还有是技术问题,德国设计师从未解决He轰炸机早期引擎容易着火的问题。此外,德国并不具备其经济实力与资源来同时对付英国和美国。而空军总司令部并未发展适合生产战略轰炸机的相关工业。到了年,德国空军因为仍没有对敌人施以战略轰炸攻击的能力,导致在年不列颠空战中决定性的失败。
纳粹德国在重整军事力量时遇到的其中一个困难为物资的不足,德国进口物资主要为整建空军,其中以橡胶和铝最为重要。而石油因为最容易受到封锁,德国国内拼命研制合成燃料,但仍无法满足需求。年,德国进口了超过前10年进口总和的石油,但至年夏天仍只有25%的需求量得以满足。钢材原料方面,戈林在年11月报告其经济状况非常危及,而工业约能应付83%的需求量,因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下令减少对军备的钢铁与原料物资生产量。原料物资供应量的减少对空军来说影响重大,约减少了30%的钢材、20%的铜、47%的铝和14%的橡胶。在如此情势下,即使米尔希、乌德特和凯塞林他们希望,也不可能建立一支拥有强大战略轰炸能力的空军。因为以上原因,德国空军仅限制生产比韦佛的乌拉尔轰炸机所需物资与人力更少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且德国工业必须花费2架中型轰炸机的资源才能生产1架重型轰炸机,帝国航空部也未发展需要长时间研制的重型轰炸机。戈林曾说过:“元首不会过问那些轰炸机有多大,只会在乎有多少架。”德国空军主导计划的军官过早去世,使得德军在二战并未建立一支“战略空军”,最后被证明为德国战争机器的致命伤。
德国空军在战略能力方面的缺乏在早期就已显露出迹象,当苏台德危机持续升温时,德军却并未准备战略性的空战(即使当时英法两国非常弱势),希特勒也下令将空军扩增到目前的5倍。空军总司令部也严重忽视运输机的需求,甚至到了年仍称运输行动为“轰炸机特别任务”。年3月,德奥合并事件发生时,戈林命令费尔麦研究空袭英国的可能性,费尔麦表示除非获得荷兰与比利时一代的空军基地和空军拥有重型轰炸机,否则不可能。然而因为英国出卖了捷克从而避免了战争,其重型轰炸机需求顿时消失。德国空军的弱点直到战争爆发前都未显露出来,同时由德国设计如Bf、He、Ju87“斯图卡”和Do17等军机表现地相当出色。它们首次在派遣西班牙内战的兀鹰军团中亮相,对抗苏联制的共和军飞机。空军也很快的意识到双翼机的过时,并将He51战斗机由前线服役转为训练之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亨克尔和多尼尔提供空军速度优于战斗机的轰炸机。参加内战中的飞机里(主要是年后所生产的)还有非常旧式的Ju52运输机(该机很快就成了运输部队的核心)担任轰炸任务。
年,因为水平轰炸机的低准确度,使得德国空军了解到俯冲轰炸的优势,其对小型机动目标的战术轰炸精准度后来还远胜过一些传统重轰炸机。航距并非它们任务的关键要素,且它们通常能有效、快速地对敌人进行轰炸,节省陆军要占领目标附近地区,设置炮兵阵地的麻烦。俯冲轰炸机通常是2名乘员、单引擎的飞机,能在仅6、7名乘员飞机的10%成本,达到准度有25%的更大成果。这些优势使恩斯特·乌德特极力提倡俯冲轰炸机的使用,尤其是Ju87[38]。乌德特对俯冲轰炸机的爱好严重影响了德国空军的长远发展。这种战术性的战斗轰炸机方案仅能作为新式战机服役的过渡替代品。年,Ju52是德国轰炸机舰队的骨干,也促成在新式轰炸机问世前,帝国航空部先生产Ju86、He和Do17轰炸机等过渡使用。然而Ju86的性能差,He也比较好。于西班牙内战中测试的结果使乌德特(包括部份德国军工业人员)认为其弹药的浪费量以军事的角度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于是乌德特开始计划俯冲轰炸机的生产,即改变Ju88和He的原本设计,Ju88的50,架生产就被预定了,该机的重量也由7吨增加到了12吨,结果使其速度变得低于公里/时。乌德特也以同样的作法改变He的设计,将其发展为重型轰炸机[39]。在整个第三帝国历史中,德国空军仅有2位总司令。第一位为赫尔曼·戈林,第二位是空军一级上将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
而后者不久就晋升为德军最高军阶—元帅(不含帝国元帅)。其他被晋升至第2高军阶者有阿尔贝特·凯塞林、胡戈·施佩勒、艾尔哈德·米尔希和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
战争即将结束,柏林被苏联红军所包围时,戈林发了一封电报给希特勒,建议他交出指挥权,由自己接管“帝国”。希特勒将其解释为叛变,并撤销戈林所有职务并下令逮捕,但戈林的党卫队并未执行该命令。后来戈林于年5月9日在巴伐利亚被美军所俘虏,并在战后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绞刑。虽然戈林要求采以枪决以死的像个军人,但遭法院拒绝。在行刑前,戈林以预藏的氰化钾服毒自杀,死于狱中。而施佩勒被最高统帅部审判起诉,为战后纽伦堡审判最后的12人之一。他被起诉的4项罪名后来皆被撤销,在年死于慕尼黑。
组织与指挥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空军有4支航空舰队(Luftflotten),分别驻于德国四分之一的领地。随着战争的进程,德国占领地区增多,其航空舰队也逐渐扩增。举例来说,第5航空舰队就是在年为了应威瑟演习作战而创建的,而其他航空舰队亦因必要需求而建。每一支航空舰队下包含数个航空军、航空师、战斗机军、战斗机师或战斗机指挥部。各单位内由各种类型的军机所组成,通常是分成数个联队,而中队和轰炸大队则是独立的。每个联队由联队长指挥,其军阶可能是少校、中校或上校。他的参谋人员通常为经验丰富或仍在飞行作战的军官,包括副官、作战军官、情报军官、导航军官和技术军官。
此外,每个联队都还有一支司令部本部小队。战斗航空联队为一支战斗机联队,通常配有如Bf或Fw那类同时具有战斗机与战斗轰炸机功能的机种。由数个以战斗机所组成的中队组成的大队所组成。因此,第1战斗航空团编号为JG1,它的下辖的第1大队编号则为I./JG1和其第1中队编号为1./JG1。每个联队拥有约架至架的飞机[46]。每一支大队由大队长指挥,中队则由中队长指挥。然而这些军官的任命并非以军皆为标准,甚至连少尉也可能指挥整支中队。德国的联队包括:轰炸机联队(简称KG)、夜间战斗机联队(简称NJG)、俯冲轰炸机联队(Stukageschwader,简称StG)和相当于英国皇家空军沿海司令部,负责巡逻、救援和搜索任务的海岸飞行大队(简称Kü.Fl.Gr.)。专职的轰炸机大队为轰炸大队(简称KGr),该单位约有80架至90架飞机。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空军部队,德国则由中队长指挥。然而这些军官的任命并非以军皆为标准,甚至连少尉也可能指挥整支中队。德国的联队包括:轰炸机联队(简称KG)、夜间战斗机联队(简称NJG)、俯冲轰炸机联队(简称StG)和相当于英国皇家空军沿海司令部,负责巡逻、救援和搜索任务的海岸飞行大队(简称Kü.Fl.Gr.)。专职的轰炸机大队为轰炸大队(简称KGr),该单位约有80架至90架飞机。
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空军部队,德国空军拥有许多地面部队,其中还有一支伞兵部队—空降猎兵。空降猎兵组建于年,它们在年–年期间在各地进行了空降作战,最有名的行动为年5月占领比利时要塞的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和海牙战役,以及年5月的克里特岛战役。然而因为超过4,名空降猎兵的成员于克里特岛作战中阵亡[76]。从此再也没有大规模的空降作战,仅有在年的营救被罢免下台的墨索里尼的橡树行动和打击铁托南斯拉夫游击队的跳马行动。其他时间里多作为普通的步兵部队使用。戈林在年期间还有以空军地勤人员组建数个空军野战师,但其战斗力素质低,多属二线部队。年还有一支不属于空降猎兵的伞兵装甲部队—第1空降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后来还在年发展到装甲军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