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福音”最初的意思,指的是基督教的信息。后来成为书籍的形式来被阐明其中的意义,这种书籍则被定义为对耶稣言行的松散的、插曲式的叙述。
1.“福音”的基本含义就此,四部权威的福音书也都有着相似的大纲:耶稣公开传道,与施洗者约翰一起,召门徒,教导、医治并与法利赛人对抗,死在十字架上,复活。
毫无疑问,四部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与《约翰福音》是教徒们对福音形成认识的源头,四重福音也从早期起就被教会所认可和重视。
福音被教徒所认识,具体来自于传道者对福音书材料的引用,然后传道者使信徒的对福音的记忆有一个记忆、回忆、记忆编撰、结构化和清晰化地表达这样的过程。
福音相关的故事被反复地讲述,教学也被不断地重复着。因此,是书面的福音到口头的福音这样一个过程。
“最早的传教士把耶稣的传统塑造成福音,专注于遇见他们相信还活着的基督。
他们有责任赋予这一传统以其特有的形状,这种形状通过书面形式持续存在,并通过图像、礼拜仪式和日常生活、祈祷等形式,再次体现在社区中延续的赋予生命的故事传统中。”
福音书的写作目的,是给那些生活在较晚时期或者其他地方而没有见证过耶稣的传道和所行神迹的人们。
信徒们研读圣经,是以属灵进路的,认为其与个人的属灵生活相干,以一种委身的姿态阅读其作为信仰指南的经典,是带着敬畏和祈祷进行阅读的。
这就意味着,信徒们主要是从福音书和其他的宗教经典中领悟福音的。经过时间的冲刷。
其实传递福音的文本中,那些古代世界中的语境或者历史背景,在某种程度上被信徒所忽略,并将自身的情境尽可能的代入。
后面,随着宗教改革的发生,人们开始相信只要虔信,人人皆可得救。
而神的恩典的福音,则强调救恩的所有方面,都是建立在恩典的基础之上,不是建立在一些有功绩的工作体系之上。
2.——年英国的福音主义在英国,一般认为当地的福音教派最早形成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
而早在十八世纪最开始的时候,“福音派”这个词被用来称呼那些支持卫理公会复兴的神职人员。
而清教主义的复兴,圣公会虔诚的高级教会的影响,对新教理性主义的反抗,以及加尔文教的传统,使得福音主义从中脱胎而生。
对于福音派来说,福音的中心信息是因信称义,《圣经》则是一切信仰的来源;信徒通过悔改或远离罪恶,即可得到救赎;
传播福音则是信徒的重要工作。皈依是福音主义的重要主题,也正是这一点,将福音主义与其他形式的新教相区分开来。
十八世纪末期,并不系统的、温和的加尔文主义成为了福音派牧师的规范,他们不热衷于宿命论,坚信恩典是给予所有人的。
不仅如此,英国的福音教派开始从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