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又出大展了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
登陆魔都
云集庚斯博罗、透纳、吉尔丁等大师佳作
展现英国风景画年发展历程
小编为您奉上亲子观展攻略
带您和孩子领略英伦三岛的浪漫风情
准备好出发吧
关键词关于泰特(Tate):
英国泰特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美术馆群,创办于年的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也是泰特四座美术馆中最早的展馆,此外还有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默西塞德郡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康沃尔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泰特的使命是促进公众对英国艺术及国际现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泰特现代美术馆
泰特利物浦美术馆
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以收藏和展示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也涉及当代艺术作品。美术馆拥有透纳作品最丰富的馆藏,也藏有世界级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作品。美术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透纳奖”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艺术奖项之一。
关于风景画:
风景画是以自然景观及村庄、都市为题材的绘画。风景画最早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15世纪开始独立成科,成熟于17世纪的荷兰。与此同时,又产生了海景画、夜景画、街景画主要分科。
18世纪的英国画家J.康斯特布尔使风景画取得决定性发展。其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态度,影响到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19世纪的画家还注意表现高山、大海、晚秋、晨雾等前人未描绘过的自然风景。以C.柯罗、J.-F.米莱为首的法国巴比松画派,开始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表现风景。
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画家以明暗和色彩的微妙协调使风景画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
展览有什么画展以时间为序,分为五个部分,全面展示了18至20世纪英国风景画的发展史。
第一部分现实与梦想
这一部分呈现了17世纪英国风景画的两种倾向,一是基于现实的描绘,二是虚构的理想化风景的创作。
前者以扬·希伯瑞兹的《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为代表。细致描绘了田野、码头、啤酒屋等现实场景。画面上的两道彩虹为这幅作品增添了戏剧性。
《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扬·希勃瑞兹,年
托马斯·庚斯博罗的名作《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则是虚构风景画的典型。画面的背景描绘的是一片虚构的风景,由阴沉的天空、湖泊和远山构成。牧师正怀抱大提琴坐在一棵树下,身后的神庙里有一座手执里拉琴的人物雕像,以强调这幅肖像画所要表现的音乐主题。
《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托马斯·庚斯博罗
约-年
第二部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风景指的是17世纪伟大的法国画家克洛德·洛兰和尼古拉斯·普桑的作品。18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风景则是对讲求平衡与美的古典审美的反叛。在这部分中,能够明显看出,暴风雨和地震等野蛮又危险的自然现象成了典型的风景画主题。
当时的画家中以透纳最为卓越,他运用强烈的不对称感,来表现雪崩时积雪急速冲下山坡的巨大力量。
《格里松山的雪崩》,威廉·透纳,年
浪漫主义风格中最极端的代表人物是约翰·马丁,他的《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毁灭》所表现的是一个即将被火山熔岩摧毁的悲惨世界。
《庞贝和赫库兰库姆的毁灭》,约翰·马丁,年
第三部分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
19世纪早期,自然主义产生,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等画家们更重视对自然精确的表现,转而创作让人感觉更为亲近的风景画。这对特别是法国的印象派艺术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月亮已经升起,但夜晚尚未降临》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戴德姆的水闸和磨坊》,康斯太勃尔
《格朗维尔》,透纳
第四部分现代早期风景艺术
这一部分的艺术品显示出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风景画既创新又保守的双重性。一些艺术家选择使用更传统的风格来创作表现日常主题的绘画,如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爱德华·沃兹沃斯和伊冯·希钦斯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到野兽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痕迹。
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的《北威尔士的阿雷尼格山》
其中能够看到“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影响
也有许多艺术家寻求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保罗·纳什将其对英国风景和史前神秘遗迹的钟爱,对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超现实主义)的强烈兴趣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让人过目不忘的画作。
《梦中的风景》,保罗·纳什
第五部分现代晚期风景艺术
最后一部分的画作,展现了英国风景画是如何与现代艺术风格巧妙融合,既保留精髓又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在当代仍长盛不衰的。
弗兰克·奥尔巴赫的《大熊座的起源》,在绘制图像时反复刮平画布上的颜料,营造一种抽象感的同时,仍然保留了艺术家长时间观察后的结果:它可以是一根树枝、几条人行道或者一根灯柱。人们可以在此看到伦敦的全景。
《大熊座的起源》,弗兰克·奥尔巴赫,-
《行走一百英里》这件作品左侧是一幅德文郡达特穆尔地区的地图,地图上的圆圈表示一百英里的步行路线,右边是理查德·朗每日行走时写下的观察和感受,文字下方为行走时所摄的照片。
《行走一百英里》,理查德·朗,-年
亲子观展攻略看完展览介绍是不是还有些懵?
“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傻傻分不清楚?
“透纳”“庚斯博罗”...大师的名字没听说过?
担心孩子看不懂,没收获?
没关系,小编为您总结了几个观展要点
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助家长和孩子们一臂之力
第一层次观察作品本身从生活经验出发。本次展览的画作为风景画,比起人物画,可能孩子的兴趣会少些,这就需要家长想办法引导孩子。比如,其中一些画中的山水田园风光,你们在旅行中也见过类似的,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说一说有何不同的感受。
与摄影艺术相比较。风景画与风景摄影作品是同一题材的两种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效果。家长可以将同一主题的绘画与摄影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孩子体会下二者的差别。
①卢戴尔布格的《阿尔卑斯山的雪崩》
②雪崩的摄影作品
说说上边两幅作品,分别给你怎样的感觉?
延伸思考下,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的异同?
同是田园风光,绘画与真实风景有何差异?
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第二层次阅读整个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