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气纵横数十年,前人击节后人叹。
逸文散落旧刊杂,灵迹消磨新本残。
将去浮尘归本色,何妨愁结上眉端。
今朝古剑复鸣鞘,再上高峰共探看。
一
畅销不衰的文学著作,都会有不同的版本。非但年代、装帧、印刷、纸张、字体有差别,甚至文本内容都会增删、修改、变化。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一部名著甚至会衍生出几十种不同版本。《红楼梦》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古龙小说呢?
古龙小说本身当然是非常受欢迎的,也已畅销了足足半个多世纪,而且每一次再版都能重新引发热潮。
古龙小说不但可读、耐读,写的虽然是武侠,但却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完全可以写进中国文学史。
在这一点上,无数学者和批评家已经给过古龙足够高的赞誉,当然用不着我再来多话。
我要说的是古龙小说的版本,更具体一点说,就是文本。
×××
年的某个春夜,我的书桌前摊开着两套《边城浪子》(原名《风云第一刀》),一套是农村读物出版社年版,一套是珠海出版社年版。同一部作品的两种版本,在文字、章节、分段、情节分隔符等方面竟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阅读感受可谓天差地别。
我写了篇详细的文章,附上书影,发到“古龙武侠论坛”上,并特意用了个很雷人的标题:稀世珍本——农村读物版《边城浪子》赏析(附珍贵后记)。
这篇文章引发的热议,至今还让我难忘。农村本(承自香港武侠春秋本)原汁原味、细致入微的阅读感受为大家所认同,相比之下,经过删改后的珠海本(承自台湾汉麟本)则大为失色了。
从那一刻起,大家才意识到古龙小说版本、尤其是文本内容的重要性。
从那一刻起,我漫长艰辛,也充满快乐满足的文本研究之路开始了。
二
我们如今读到的每一部古龙作品,相较其原稿面貌,或多或少都经过了增删和修改,有些已面目皆非、原味尽失,有些改动虽然不大,但丢失了一些颇具研究价值的东西。
不幸的是,有些作品在初刊时就已被出版社和编辑擅自作了改动。当然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出版社和编辑,因为在那个年代,武侠小说的地位本来就不高,没有谁想到古龙小说日后会历久弥新,成为流行文学中的经典。另一方面,经作者授权以后,编辑也可以对文本进行一定的修改润色。但是随心所欲的大肆删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古龙作品尤其是后期佳作,在章节、分段、情节分隔符的设置上均非常讲究,文字精练灵动,内涵丰富,一改动则意境全失。幸运的是,还是有少数原刊本反映了作品的原貌,让我们能通过文本考据,挖掘出原汁原味的古龙小说。
×××
我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种考据工作的繁琐和艰辛,虽然我心里很清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每部古龙小说都在台港两地出版过多次,有少则三四种、多则七八种版本,其中有原刊本,有修订本,还有翻印本和再版本,要想了解它们的文本面貌,就得一种一种地去收集去查阅,缺一种都不行。那个时候,从大陆购买台版古龙书是件很困难的事。但是没有台版古龙书,研究文本就等于纸上谈兵。
为此我找到了一位在淘宝上代购台版书的卖家,让她从台湾拍卖网站给我拍下书,发给她在台湾的朋友,集中装箱后,再海陆联运发过来。书辗转到我手里,常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就这样,我一本一本地了解台版古龙书的面貌。然后我再用同样的方法去收集港版。一些港版古龙书的价值,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被发现的。还有浩如烟海的大陆本,也是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也需要去了解。
此外,有些书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散落在各种报刊的早期连载,要找寻它们,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而收集仅仅是研究的第一步。
×××
好不容易将所有的版本资料都收集得差不多了,才开始下一步——分析比对。
记不清楚有多少次,深夜灯下的我,像练武般双手齐出,翻动书页,一行行、一字字地比对,这个时候就恨不得能像书中的武林高手那样,一只手顶几只手用,让我可以拍书影、敲键盘,记录比对出的文本差异。
对各种版本的文本差异进行汇总和分析,考据出最能反映古龙原稿面貌的版本,整理出文本延续的脉络。这是第三步,也是最费脑力的一步。然后才是撰文总结,图文并茂地发布在论坛上,让大家一目了然。于是,便有了“古籍溯源”“代笔考证”系列文章的问世。这些文章,就是《本色古龙——古龙小说原貌探究》的雏形。
三
还原各部古龙小说之原貌,正本清源,解析疑义,区分代笔,并在台港本、大陆本的选购收藏上提供一定的指引。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却极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我写作和出版《本色古龙——古龙小说原貌探究》的目的。
两岸三地的古龙小说出版者,在校对原则上,大多遵循的是故事的可读性、流畅性、逻辑性,但最缺乏的是对于古龙文字的尊重。很少有出版社会花时间精力去找来早期的版本参校。目前就连版权方提供的文本,都已非复当年原貌。
不仅如此,古龙小说每一次再版,文本都会遭到修改增删,甚至一些情节都会被改动,离作品原貌已经越来越远。
还原古龙小说原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这件事如果现在不做,以后做起来就会更加困难。
×××
年11月20日,熬过了无数通宵,花费了无数心血,修订了无数遍的《本色古龙》终于尘埃落定,付梓出版了。这个时候,距离我开始版本研究,已10年有余。
历史上有无数个10年,-年是其中的一个,这个10年里,古龙写出《楚留香》和《陆小凤》,写出了《萧十一郎》和《流星·蝴蝶·剑》,写出了《多情剑客无情剑》和《风云第一刀》,写出了《七种武器》和《欢乐英雄》,写出了《白玉老虎》和《三少爷的剑》。
我呢?我只不过将各部古龙小说几乎所有的版本都仔仔细细研究了一遍,写作和出版了这本书而已。这当然是比都不能比的。
这两者唯一的共同之处,也许只有两个字——热爱。无论要做成功什么事,这两个字都是必不可少的。
《七杀手》的主人公柳长街,是一个武功高强却默默无闻的小捕快,他说过:“一个人活在世上,做的事若真是他想做的,他岂非就已应该很满足?”
我喜欢这句话,非常喜欢。
.11.20夜于苏州胥城酒店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