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外疫情愈发严重,很多留学生、华侨、华人纷纷回国,寻求祖国温暖的怀抱。这几天,屡次登上热搜的是一群小留学生。据媒体报道,目前约有1.5万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一些学生的家长签署联名书,希望包机将孩子接回,一时间该不该将他们接回国,引发了网友热议。在这里,我们不去评论这些家长为何那么早就将孩子送去国外,也不去探讨是不是该将他们接回国,我主要想和大家谈一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何是退场才合适。这些滞留英国的小留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0岁到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不少家长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应该独立,不应该再粘着父母,将孩子送出国学习,有利于快速地成长起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会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
01安全感缺失
安全感是指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众所周知,学龄前阶段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重要阶段,尤其是0—3岁,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安全,将关乎他一生的幸福。这会让一些家长产生误解,认为陪伴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就不该让孩子粘着父母了,要让他独立。其实不然,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安全感都是不可或缺的。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好,将孩子送到私立小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朋友一开始还很满意孩子的表现,孩子的自理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自己收拾床铺,整理学习用品,相比那些还需要父母背书包的孩子,确实独立很多。但是渐渐地朋友发现孩子常愁眉苦脸,特别是到了周日,需要返校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就会非常糟糕。一天,朋友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打伤了头,朋友火急火燎地感到学校,她才知道孩子在学校经常被同宿舍的孩子欺负。朋友责备孩子为什么不告诉父母,孩子目无表情地回答道:“我说了有用吗?你不还是把我一个人留在学校吗?”朋友特别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信任她,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不认为父母能帮助他解决目前的困境,所以选择自己承受而不说出来。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是能够独立,也敢依赖。孩子可以独立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也能在需要得到帮助时,相信父母,信赖父母,依靠父母。过早地让孩子住校或者出国,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觉得孤立无援,这会导致他们没有安全感,虽然他们能独立照顾好自己,但内心却不敢依赖一个人,这算不上真正的独立。02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很喜欢龙应台的这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与子女的关系是渐行渐远的过程,孩子到了青春期,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他们会悄悄地写日记,不太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有时还会嫌弃父母的观念老旧,不合时宜,埋怨父母太唠叨,干涉了他的生活,不断地向父母宣誓自己要自由。于是,不少家长就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就该华丽地退场了,其实不然,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父母不应靠得太近,但一定要站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守候。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要经过两个特殊时期:一个是情绪异常激动期(13、14岁),还有一个是好冒险期(15、16岁),这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年至62.63%的案件被告人为初中生。也就是说,其年龄多集中在15岁。那么,如何避免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误入歧途呢?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spanstyle=;font-family:color:#年《家庭心理学》杂志上有一项对名以色列少年的研究,发现能够从家庭获得陪伴、解决问题、情感支持的青少年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比较少陷入抑郁。另外,年《神经认知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有关青少年冒险的研究,通过测试发现,从15岁开始与父母变得亲密的青少年大脑中控制冒险行为的部分激活较少,在18个月后也更少采取行动。另外,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12—18岁,即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会感到困扰和混乱。由此可见,此时父母若陪伴在孩子身边,是多么的重要,父母能充当教练的角色,引导孩子走过青春的迷茫期,度过这段骚动的年龄,健康成长。03亲子关系受影响,亲情缺失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难教育,埋怨孩子太叛逆,其实,家庭教育有问题往往源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教育的根,没有好的亲子关系,你说得再对,孩子都不会听你的,他只会厌烦你,与你对着干,他不是讨厌你的建议,而是讨厌你这个人,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孩子10多岁的时候,我们就将他送出国,让他独立,没有父母的陪伴,亲子关系该如何延续呢?我有一个邻居,60多岁了,他经常和身边的人说,不能送孩子出国,送出去了,就像断线了的风筝,收不回来了。邻居的小孩在读初中的年龄就送到了英国读书,现在在英国工作,每年邻居都会飞到英国一两次去看儿子,他常担忧地说:“以后我动不了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回来看我哦。”当然,这只是一个个案,不能代表所有的留学生,但可以肯定地是,父母与孩子长期不在一起,亲子关系会大受影响,亲情也会缺失,特别是在孩子三观未形成地时候,父母更不能及早地退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与孩子的距离逐渐变远,但不该消失不见,孩子大了,我们站在远处望着,适当地搭把手就好,这才是华丽的退场。